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護理保健 >> 耳部護理 >> “耳朵”很重要!別讓不良習慣偷走你的聽力

“耳朵”很重要!別讓不良習慣偷走你的聽力

  經常帶著耳機聽歌,喜歡去足浴城采耳,壓力大、精神緊張……你知道嗎?這些因素可能影響你的耳朵健康。據世界衛生組織2013年報告,全球約有3.6億聽力障礙者,約占全球總人口的5.3%。專家提醒,耳朵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其他面部器官,很多不良生活習慣都可能會對它造成傷害,一旦大意,輕者出現耳痛、耳癢等,重者可導致聽力下降甚至引發耳聾。

  少用耳機,避免噪音性耳聾

  家住竹塘路口的22歲年輕小伙王健(化名)特別喜歡聽音樂,經常帶著耳機聽歌,還時不時和三五好友一塊去K歌。最近,他發現自己的聽力下降了,常常聽不清別人說話。經醫生檢查,他被診斷為噪音性耳聾。

  長沙市第四醫院副院長、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宋桂林介紹,青少年往往習慣戴著耳機聽歌、看電影、打游戲,且習慣把耳機音量調得很大,這樣過多使用耳機,很容易引起噪音性耳聾。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王蘭田提醒,青少年應盡可能少用或不用耳機聽音樂,要盡量將音量控制在60分貝以內,時間不要連續超過1小時,在室內建議盡量使用外源音響設備。兒童一般7歲以後聽力等相應功能才完全發育成熟,因此7歲以下的孩子不宜聽耳機。市民如出現耳鳴、耳悶等症狀,可以嘗試做“捏鼻子、閉嘴、鼓氣”的動作,反復幾次,調節耳壓平衡。

  謹慎掏耳,別讓聽力受損

  市民張女士每次去美容美發或足浴時都喜歡采耳,近日她感到耳朵奇癢無比,且出現聽力下降等症狀,後被檢查出霉菌性外耳道炎,並伴有鼓膜炎。

  “耳道有正常的保護黏膜及油性分泌物,也就是俗稱的耳屎,它可以保持耳道濕潤能防異物進入或霉菌滋生。”長沙市中心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周芳介紹,過度挖耳、洗耳,不僅會破壞耳道的保護屏障,還可能導致耳道發炎、鼓膜發炎、鼓膜穿孔等。除了會影響聽力外,像耳道肉芽、膽脂瘤破壞骨質等,還可能引起顱內感染,甚至會危及生命。

  周芳提醒市民,市民盡量不要在非醫療機構洗耳朵、采耳,若耳朵出現阻塞、疼痛、化膿等症狀,要及時到正規的耳鼻喉科診治;耳道奇癢時可以用棉簽蘸少許酒精輕擦耳道止癢,平時要防止污水進入耳道。

  遠離壓力,提防突發性耳聾

  前幾天,35歲的市民蔣先生不慎受涼感冒。昨日,他突然感覺耳朵聽不到聲音,經檢查,醫生初步診斷他患上左耳突發性耳聾,需要住院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中青年人由於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往往三餐不定時,加上經常熬夜、作息不規律等,容易出現突發性耳聾。”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醫師梁建偉提醒,今年該院接診的突聾患者中,40歲以下者占一半以上。長時間打手機,或緊貼耳部,電磁波輻射導致耳朵耳鳴或耳悶;長期進食高脂肪、高熱量飲食,也容易使血黏度增高,影響內耳供血,不利於聽力。此外,長時間上網、熬夜看電視容易造成人出現過度疲勞、精神緊張、睡眠質量差等症狀,可致腦血管痙攣和內耳供血不足,從而造成耳鳴、耳聾。

  梁建偉建議,市民應保持飲食清淡,注意戒煙限酒。平時可多吃蔬菜水果,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健康心境。勿過勞過逸,保持作息規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拉拉耳朵 可養護全身器官

  健康的身體是我們每一個人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基礎,是做任何事情的首要前提。健

護耳要從兒童做起

  耳朵像眼睛一樣是人體與外界保持聯系最重要的門戶,聽覺是人與周圍環境相協調的重要途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