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護理保健 >> 耳部護理 >> 你聽到了嗎?身邊的這些噪音

你聽到了嗎?身邊的這些噪音

  國外研究表明,人們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不經意間因娛樂性噪聲引起的青少年的聽力損傷呈逐年上升趨勢,每年全世界新增噪聲導致聽力損傷的青少年高達500萬.

  聽力下降對青少年最大的傷害是影響語言發育,其次是造成智力發育遲緩,使他們難以融入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除了導致聽覺系統損傷外,過高的立體聲響會和噪音一樣引起心血管、神經、消化和內分泌系統的功能紊亂,如:血壓升高、心率加快、胃液分泌減少、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等.

  在臨床上也發現,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因耳鳴、聽力損傷前來醫院就診,這不能不引起我們高度警惕.常見的娛樂性噪聲來源於音樂播放器如隨身聽、MP3和手機、KTV、蹦迪等.

  MP3最高音量接近飛機起飛時的噪音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隨時隨地打開MP3播放器,塞上耳機、放大音量,旁若無人的欣賞音樂,但大家娛樂享受的同時,聽力也正在被悄悄地損害著.全球著名的音樂播放器制造商i-pod(蘋果)公司已遭到消費者起訴,理由是使用ipod損傷了消費者的聽力.

  首先讓我們來分析一下戴耳機、聽MP3容易導致聽力損傷的機理:MP3配置的耳塞式耳機與外耳道貼得很緊,聲音進入外耳道後沒有緩沖的余地,聲音信號較前提高6-9分貝.強大的聲壓集中地傳遞到很薄的鼓膜上,引起聽覺器官異常興奮;感受聲音傳導的毛細胞長期在80-90分貝的刺激下,會發生萎縮或減少,使聽力減退.

  短時、低強度的噪音將導致暫時性的聽覺喪失,並伴有暫時性阈移,這種損傷在脫離噪聲環境後一定時間可以恢復.但是長期處於噪聲環境中,導致毛細胞發生損害及退行性變,內耳供血減少,發生不可逆的聽力下降,即永久性阈移.MP3音量越大,所聽時間越長受損的毛細胞就越多.

  有報道指出,高於90分貝的任何聲音,如果接觸時間過長的話,即可引起某種程度的聽力喪失.而MP3播放的聲音大多超過100分貝,甚至可以高達120分貝,這個音量幾乎等同於噴氣式飛機起飛時的噪音.

  長時間用手機可致不可逆的聽力下降

  現代人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但不同於普通的電離輻射,手機發射的電磁波波長為900MHz-1800MHz,雖然尚沒有達到損傷DNA的程度,但此種微波可以輻射深度達顱內4-6cm,刺激水分子和細胞發生運動,導致相應組織溫度上升0.1℃,引發如頭痛、腦血供障礙、面部皮膚燒灼感以及耳部及耳周皮膚燒灼感等熱反應,而且可以引起諸如睡眠方式的改變、血壓升高、認知功能障礙等非熱反應.

  盡管並非所有專家都認同長期使用手機導致腦瘤等發生率升高,但由手機發射的電磁波引發的潛在致癌作用已經引起眾多專家的關注.此外,研究表明,長時間使用手機可發生類似於過度噪聲刺激對聽力的損傷,導致不可逆的聽力下降.

  “迪斯科重聽”屬急性音響性外傷

  很多年輕人沉迷KTV、酒吧、迪廳,整夜暴露於震撼的音響轟鳴之中.迪斯科音樂和搖滾音樂造成的噪聲可達120分貝以上,可以導致出現耳鳴、耳聾、耳悶等症狀,並出現重聽,臨床上稱為“迪斯科重聽”,屬於急性音響性外傷范圍.

  過度的噪聲刺激將導致耳蝸外毛細胞和內毛細胞的損傷或丟失,造成暫時性或永久性的聽覺阈值移動.噪聲刺激還能使外周聽覺神經纖維突觸間的聯系發生改變,並引發中樞聽覺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之外,音量的急劇變化可以導致聽覺器官的急性聲損傷,出現內耳組織毛細胞損傷、蓋膜移位等.動物試驗已經證明,一定強度的沖擊波負壓確能使中耳和內耳發生機械性創傷,並伴有明顯的聽功能損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還在熬夜?小心“暴聾”

  記者從市區各大醫院了解到,除去耳朵炎症等疾病外,耳聾已經成了五官科常見且患者逐年

聽力保健3法

  常年陪伴我們的耳朵其實是一個極其脆弱的器官,容易因外界環境和體內多種因素的影響而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