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護理保健 >> 日常保健 >> 耳朵癢千萬別掏耳朵!

耳朵癢千萬別掏耳朵!

   身體什麼地方癢的難受不能用手摳呢?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有耳朵癢的經歷,那麼,你知道造成耳朵癢的原因有哪些嗎?掏耳朵的危害有哪些呢?應該如何正確掏耳朵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耳朵癢的時候,用指甲摳得雖然舒服,但是,危害卻是驚人的,指甲裡的細菌成千上萬,經常用手摳耳朵非常容易造成耳朵發炎,另外,有時候耳朵癢也暗示著一種疾病,千萬別用手指甲一摳了之。     耳朵癢千萬用手摳     最近這幾天耳朵總是好癢,用手指甲也挖不出什麼東西,平時很注意衛生啊,也沒有什麼炎症。     情不自禁就想撓,結果越撓越癢。最後就會發痛,到醫院檢查時,醫生會告訴你,你得的不是中耳炎就是外耳炎,有時還會很嚴重。   耳朵發癢是怎麼辦?     一般來說耳朵癢,由於耳垢、霉菌過敏或太干燥。常因出汗、進水到導致潮濕,很適合耳霉菌生長,造成耳霉菌病。     或者挖耳朵把耳垢隨時挖光,外耳道皮膚太干燥,耳朵也會癢。或者是由於耳朵發炎造成,輕度發炎感覺癢癢的。如果不管,可能發展為重度的中耳炎或外耳炎,嚴重時可能失聰。     耳朵癢的兩大原因:耳屎多和耳朵發炎     1、耳屎多的處理方法     由於耳朵的結構很復雜,用硬物或者掏耳勺一不小心會碰到耳膜,有的甚至會捅破耳膜或者傷害耳朵的內結構。因此耳朵一般是不用掏的,當我們睡覺或者躺著的時候耳屎或自動脫落的。     或者用棉棒就可以掏耳朵,還不至於傷害耳膜。有些人可能比較愛衛生,覺得掏耳朵舒服,其實耳朵完全可以不掏,因為耳朵本身有一種自潔功能,分泌物會自然地脫落到耳外,建議不要經常掏(一般半個月左右掏一次)。質硬的“耳屎”則需找醫生取出。     2、耳朵發炎     它俗稱“爛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進入鼓室,當抵抗力減弱或細菌毒素增強時就產生炎症,其表現為耳內疼痛(夜間加重)、發熱、惡寒、口苦、小便紅或黃、大便秘結、聽力減退等。     解決方法:如膿汁粘稠,不容易擦出時,可用3%雙氧水清洗,然後再用吸引器吸出或用棉棒擦拭。還可選口服一些中藥或敏感的藥物。如果經過上述方法仍然無效,經檢查中耳有肉芽或膽脂瘤者,應當及時選擇手術治療。   其他類型的耳癢
  由於上火造成的     此時要排除火毒,按時作息,調整飲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慢慢就會調整過來。     耳朵裡面經常發癢考慮是外耳道濕疹     建議塗搽氧化鋅糊劑或硼酸氧化鋅糊劑、抗生素激素軟膏等。     過敏引起的耳朵癢     過敏的因素有多種比如:食物、以魚、蝦、蟹、蛋類最常見,藥物:如青霉素、血清疫苗、磺胺類、感染;物理:冷、熱、日光、麼擦及壓力;動植物、昆蟲叮咬等。     小健提醒:掏耳朵時不要用指甲,這樣很不衛生,極易造成耳朵發炎。     其次不要用尖銳物品,這樣會劃傷耳壁造成發炎。其實耳朵不用掏,因為耳朵有自淨功能。實在想掏就要用衛生棉棒。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慢性中耳炎的危害及護理

    趙大爺自訴:在年輕時右耳就曾經得過中耳炎,當時隨便吃了點藥,以後耳朵不時流

咽炎護理要從小事做起

注意口腔衛生: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早晚可用淡鹽水漱口,漱口後不妨再喝一杯淡鹽水,可清潔和濕潤咽喉,改善咽部環境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