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護理保健 >> 日常保健 >> 幼兒耳朵不能隨便掏

幼兒耳朵不能隨便掏

  專家表示,臨床經常有家長抱著孩子做耳科檢查。據統計,在患外耳道感染的兒童中,95%以上是掏耳致傷感染。專家介紹,很多年輕家長喜歡給孩子掏耳卻並不了解以下知識——嬰幼兒的外耳道又小又深,只要掏耳不留神就可能捅破鼓膜,喪失聽力。如果感染,孩子會出現疼痛難忍,還會轉為化膿性中耳炎。“治療不及時,大量的細菌還會經過血循環或淋巴液擴散,引起可怕的腦膜炎或腦膿腫。掏耳還會把細菌帶進耳道,若環境潮濕,外耳道便會感染霉菌病,會又癢又痛又流水,聽力也會受影響。長期掏耳,慢性刺激,還可能發生乳頭狀瘤。”專家表示。

  專家提醒,幼兒的耳朵尤其不應該隨便掏,因為幼兒外耳道皮膚十分嬌嫩,在靠近耳道口的皮膚還分布著很多皮脂腺和毛塞等。如果經常掏耳孔,很容易損傷外耳道皮膚,造成細菌侵入,引起感染,嚴重的還會出現生疖腫、發燒、食欲減退、聽力下降等不適症狀。

幼兒耳朵不能隨便掏

  “耳垢多了不用擔心,因為它會隨著人們的頭部搖動以及進食時咀嚼活動自動脫出。”專家說,不少家長把耳屎當垃圾,害怕妨礙孩子聽力,其實不必太過擔心。因為耳屎(學名“耵聍”)是保護耳朵的天然“防護牆”,人體耵聍腺產生的一種油脂分泌物,如果缺乏它,一旦猛烈的聲波迎面而來,直沖耳道,由於缺乏屏障,鼓膜可能受到損傷,導致聽力下降。此外,耵聍分泌的油質還能抵擋入侵的細菌或小飛蟲。

  專家提醒,掏耳時應該注意:

  1.最好用棉簽,輕輕在外耳道轉動,然後耳朵朝下,耳屎可自行出來;

  2.不要形成挖耳習慣而頻繁挖耳,一般應一周左右一次即可;

  3.在灰塵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一周兩次;

  4.如果長期不掏耳朵,則可能形成耵聍栓塞,這時就很難掏出來了,應到醫院用專門器械取出。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預防中耳炎,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是關鍵

預防中耳炎,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是關鍵  盡管已立秋,但最近幾天白天的氣溫仍舊不低,還是有不少居民會選擇通過去各種游

急性扁桃體炎的術後護理

防止出血  在手術後的24小時內,由於傷口尚未完全長好,時有一些滲出的血液混在口水中吐出,這是正常的現象。如果發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