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護理保健 >> 日常保健 >> 鼻子不適能不能摳?五個鼻子終極保健問題你知道嗎?

鼻子不適能不能摳?五個鼻子終極保健問題你知道嗎?

  鼻子不適能不能摳?五個鼻子終極保健問題你知道嗎?

  鼻子,五官之一,人皆有之。它用來過濾髒物,將呼吸進去的空氣加溫加濕,更有一種神奇的功能,是鼻子讓人晚上睡覺時翻身,以減除疲勞。

  鼻子的病是典型的現代城市病,由於城市污染增多,空氣中的灰塵和懸浮顆粒形成過敏源,吸進鼻子後,導致過敏性鼻炎,人群發病率約1%-2%;由於空氣中刺激性的微粒增多,越來越多的人會變得鼻甲肥大,鼻腔通氣不好,鼻子塞,患上單純性鼻炎。

鼻子不適能不能摳?五個鼻子終極保健問題你知道嗎?

  在鼻科門診中,絕大多數人都是看這種病。輕度的單純性鼻炎,可以藥物治療,重度的要做手術。

  門診病人,除了鼻炎,鼻子的第二大疾病就是鼻息肉,約占鼻科疾病的三分之一,鼻科的住院病人中,鼻息肉病人占90%。鼻息肉通常與感染、過敏有關。

  鼻子結構、功能復雜,作為老百姓,我們不需要了解太多,但是在日常保健中,有一些不得不了解,例如鼻子有分泌物是不是正常?從鼻涕、鼻屎的表現能看出何種疾病?日常保健中,鼻子裡該不該洗?鼻毛外翻時要不要剪?有鼻涕,擤不擤?

  鼻子會和空氣互動

  氣溫低的時候,鼻子將呼吸進去的空氣加溫。鼻甲時大時小,鼻腔黏膜血管一舒一張,遍布鼻甲的血小道血液充盈,吸進鼻子的冷空氣先在這裡加溫,然後才進入氣管和肺泡。

  天氣干燥時,鼻子會將空氣加濕,鼻腔黏膜有大量的分泌細胞,還有各種腺體,如黏液腺、漿液腺,源源不斷地分泌出液體樣的東西,與此同時,鼻腔的毛細血管也會滲出液體,它們共同讓鼻子保持一定的濕度。

  空氣中有髒東西時,鼻子會將髒物過濾。正常人的鼻毛從裡往外長,首先過濾、吸附空氣中的灰塵、顆粒,小的顆粒通過噴嚏打出來,或者沉澱在鼻黏膜表面,通過鼻子裡面無數的纖毛擺動,還有毯狀的黏液,它們將空氣中的髒物往咽喉裡送,免疫蛋白同時將髒物自潔。

  鼻腔表面黏膜有鼻毛和大量纖毛。當細微的灰塵進入鼻腔時,首先被鼻毛“擋駕”。另外鼻黏膜表面有一層粘液,像地毯一樣鋪在鼻粘膜上,我們稱之為“黏液毯”。被鼻毛“過濾”下來的微小灰塵及細菌被“黏液毯”粘住,再通過纖毛的擺動,將塵粒等髒物“清掃”至鼻後孔,下到咽腔。

  看鼻水可知疾病

  正常人的鼻子,一般很少有分泌物流出來,即使有,量也很少,是半透明的,沒有其它色澤。如果出現了清鼻涕、黏膿鼻涕、血性鼻涕,一定是有病在身。

  1、流清鼻涕

  鼻子裡面的分泌物稀稀拉拉,像水一樣,擤掉了又有,這是鼻子受刺激後的應激反應,促使裡面的腺體分泌急劇增多,太多了,鼻腔容不下,就往外流。

  這種情況,多是感冒初期,注意防寒保暖,吃吃藥,流清鼻涕很快就會好。如果不是感冒,那就是急性鼻炎早期和過敏性鼻炎發作期。

  2、流黏膿鼻涕

  鼻水很黏,顏色不透明,呈黃、綠色,持續多天,多半是鼻腔合並感染,可能是細菌也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者二者皆有,受炎性刺激,鼻黏膜黏液血胞分泌亢進,鼻腔產生大量的分泌物,脫落的黏膜上皮細胞等混雜其中,所以很黏稠。

  這種情況,可能是鼻黏膜慢性炎症,也可能是急性鼻炎的恢復期、慢性鼻炎或鼻窦炎。流黏膿鼻涕,要找專科醫生看,看到底合並什麼感染,有沒有息肉。

  3、鼻水中帶血絲

  可能是鼻炎,或者是損傷或異物外傷引起,也可能是腫瘤。惡性腫瘤最典型的就是鼻咽癌,良性腫瘤最多見的是鼻咽血管瘤,青少年人群最多,約占鼻咽腫瘤的12%~20%。

  如果有血性鼻涕,超過兩周時間的,要做鼻及鼻窦檢查,可做鼻內鏡檢查,影像學檢查首選照CT,有人可能要做磁共振。

  4、鼻屎多也是病

  正常的人沒有什麼鼻涕,當鼻腔裡的分泌物黏稠,吸進去的氣體將其中的水分蒸發、風干,剩下的膿性分泌物就會堆積在鼻腔的角落,結痂後就變成鼻屎。

  鼻屎太多,肯定有病,說明鼻腔分泌物黏稠,說明纖毛功能有問題,沒有及時將髒物“自淨”。

  鼻屎多,有可能是慢性鼻炎或慢性鼻窦炎,患者會感到鼻子塞,通氣不暢,鼻甲肥大,鼻腔黏膜分泌物多。

  還有一種情況,可能得了萎縮性鼻炎,患者的鼻黏膜萎縮,黏膜功能受損,鼻屎很多,而且有點臭,這時候,要去醫院確診,如果是輕度的萎縮性鼻炎,要清洗鼻子,滴抗菌藥,或者用薄荷油、蜂蜜等保濕潤滑,如果是重度的萎縮性鼻炎,就要做手術了,可把鼻腔縮小,甚至把某一個前鼻孔封堵,過幾年待鼻黏膜功能改善後再打開。請注意,30~50歲的女性患此病的相對較多。

  鼻子保健的幾大問題

  1、每天呼吸,鼻子要不要洗

  吳先生小時候得過鼻炎,有人教他,每天要勤洗鼻子,保證鼻子干淨,鼻子以後就不會發炎了。此後20多年,吳先生每天用清水洗臉時就洗鼻子,從不間斷。他先用鼻子吸入清水,然後用毛巾捂著鼻子,將水擤出,如此反復多次,據說每次都能洗淨髒物。

  很多人都會像吳先生一樣,下班回家或上街後在水龍頭下洗鼻子,這種做法對嗎?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喉科文衛平教授說,鼻子裡面有自淨能力,偶爾用清水洗一兩次,問題不大,但長期用清水洗,就不好了。

  因為鼻腔環境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溫度、濕度,裡面的纖毛在這種生理環境下才能正常工作。清水沒有滲透壓,用清水洗,纖毛會運動不好,不能很好地擺動,會損害鼻腔“黏液毯”,導致“擋駕”、過濾空氣中髒物的能力減弱,長此以往,鼻子裡面會越洗越想洗,越洗越容易髒。

  建議大家,要洗鼻子也要用生理鹽水,生理鹽水不會損害鼻纖毛和黏液毯。

  2、鼻毛往外長,要不要剪

  人到中年,特別男性,鼻毛長得快,沒過多久,鼻毛就長到鼻孔外面了。很多人都認為鼻毛不雅,或者用小剪刀伸進鼻孔去剪,或者用鼻毛清潔器去剪,或者理發時請人剪,甚至會用手拔掉鼻毛。

  文衛平說到,這樣做也是不對的。其實,鼻毛就像一道道木柵欄,能阻擋隨空氣進入呼吸道的粉塵、塵埃及其他異物,同時也把細菌病毒擋在人體之外,待打噴嚏或清洗鼻孔時一起清除。

  如把鼻毛剪掉,將使人體失去一個守門的衛士。此外,如剪時不慎損傷皮膚,或在拔除時使毛囊受損,病菌便會乘虛而入,引起鼻前庭皮脂腺、毛囊發生感染。如果拔除鼻毛,等於將鼻子的防衛自動解除,結果是細菌、有害塵埃直接進入下呼吸道,引起下呼吸道的感染。

  3、鼻子不適,能不能摳

  一個網友說,摳鼻子絕對不是好習慣,據他猜測,百分之百的人都摳鼻子,用不著回避這問題。另一個網友說,摳完鼻子後,對摳出來“戰果”的處理,形形色色,極反映個人衛生狀況及素養。

  文衛平說,經常摳鼻腔,使鼻孔越來越大,甚至朝天,摳鼻孔會摳掉鼻毛,損傷鼻黏膜,引起發炎,影響對吸入空氣的清潔作用。

  人的手指甲縫中,有污垢,其間的病菌更是不計其數;指甲堅硬而鋒利,摳鼻時,稍不小心就會損傷鼻前庭的皮膚或黏膜,造成出血,並將細菌直接引入傷口,引起鼻疖;再反復揉搓,摳挖,可造成細菌擴散,甚至引起海綿窒血栓性靜脈炎。

  反復摳鼻孔,使鼻前庭皮膚反復受損,反復修復,局部皮膚增厚,結痂,甚至會有皮膚、黏膜惡變的可能。

  很多人摳鼻孔,是由於鼻內有干燥、燒灼或瘙癢感所致,不知不覺中,忍不住會去摳,因此,對於各種鼻病造成的鼻內不適感應及時處理。

  4、有鼻涕,擤不擤

  很多人患傷風感冒,鼻腔黏膜腫脹發炎,出現鼻塞、流鼻涕等症狀時,喜歡用力擤鼻涕,這樣做對不對?

  文衛平說,出現鼻塞時盡量不要擤鼻子,因為,鼻纖毛的擺動方向是往鼻咽部擺動,往前擤會損害鼻纖毛,結果使感染分泌物擴散,產生副鼻窦炎、中耳炎、咽炎等症狀。

  正確的做法是,有鼻涕時,要盡量往後縮,少量的一般分泌物不用吐,如果感染較黏膿,往回縮後再吐掉。

  5、鼻塞,通鼻藥用不用

  很多人鼻塞會濫用通鼻藥。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幕:拿著一根白色的一小瓶白色的藥水,頭一仰,就往鼻子裡滴。

  文衛平說,感冒了,通常有鼻塞,保持鼻子通暢很重要,如果鼻塞7天還不好,患慢性鼻炎的幾率很高,有些人置之不理,有些人會買藥自己用,通鼻藥濫用現象非常普遍。

  有鼻塞時,通鼻藥不能隨便用,特別是鼻腔的收縮劑、減充血劑,比如麻黃素、滴鼻淨,這些藥物用多了,會損害鼻腔黏膜和纖毛功能,造成藥物性鼻炎,以後再用藥都沒用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耳外傷吃什麼 論耳外傷的飲食規則

如果出現聽力明顯下降,但又不是耳鳴,那麼你就警惕耳外傷的出現。耳外傷主要是因為耳廓的損害,那麼你知道耳外傷應該吃

授課巧用腹式發聲避免慢性咽炎找上門

教師上課用嗓時間長,容易疲勞,而工作的環境又有粉塵的接觸,聲帶類疾病的發病率居高不下。  何小姐是一名幼兒教師,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