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護理保健 >> 日常保健 >> 預防寶寶中耳炎有對策居家護理需周到

預防寶寶中耳炎有對策居家護理需周到

  預防寶寶中耳炎,必須做好寶寶的冬季防寒,積極預防感冒,避免病菌感染。

    中耳炎     苗苗最近夜裡老是哭,小手不停地撓耳朵,小腦袋晃個不停。媽媽給她一量體溫,發燒呢!仔細一看,耳朵裡還有膿性分泌物流出來。媽媽驚問:寶寶這是怎麼了?     對策:     原來苗苗患的是急性化膿性中耳炎,鼓膜穿孔了。小寶寶不會說話,耳朵疼得厲害也只能用哭鬧來表示,但細心的家長可以發現患此病的寶寶會有發燒、不安、拒食、搖頭等症狀。這時,就應該帶寶寶去醫院檢查治療了。     中耳炎的發生率很高,因此預防中耳炎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1、寶寶喂奶時不能平臥喂養,喂好奶後也不應立即平臥,以免奶汁逆流至鼻咽腔,再經由咽鼓管進入中耳。     2、當寶寶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時,應注意保持鼻腔通暢,當鼻塞嚴重時,偶爾可用0.5—1%麻黃素滴鼻。此外,還要注意上呼吸道感染時發生的反應性中耳炎,也會引起耳痛,使寶寶經常去抓耳朵。應當找耳鼻喉醫生看看以除外化膿性中耳炎。睡覺時,經常給寶寶變換體位,以免分泌物在鼻咽腔積聚。     3、要學會正確地擤鼻涕:堵住一側鼻孔,將另一側鼻腔內的分泌物擤出。     4、雖然目前世界上尚無專用於中耳炎的預防針,但是研究人員發現注射流感疫苗有助於降低感染中耳炎的危險。
預防寶寶中耳炎有對策居家護理需周到     寶寶中耳炎的居家護理方
  No.1勿信偏方     有的父母聽信謠言,采用所謂的偏方,將某些中藥或藥片磨成粉吹進耳朵裡,這是很危險的。如果藥末堵塞鼓膜的穿孔處,內耳鼓室內的膿液引流不暢,長期刺激、腐蝕鼓膜,可使炎症向周圍組織擴散。嚴重時膿液可向顱內蔓延,引起硬腦膜外膿腫、化膿性腦膜炎、腦膿腫等並發症甚至面癱等,嚴重的並發症將會有生命危險。     No.2物理退燒     當確診為中耳炎並用藥治療後,寶寶仍然有發燒的現象,需要父母隨時測量體溫並進行物理退燒,如果發燒超過38.5℃,仍需及時就醫。     No.3給寶寶剪指甲     寶寶會出現耳痛和耳朵不舒服的現象,年齡太小的寶寶不會表達,可能表現出躁動不安,或去拉扯受感染的耳朵,應給寶寶剪短指甲,避免寶寶抓挖耳朵。     No.4隨時看護     寶寶得了中耳炎後,應該保證身邊隨時有家長看護,因為寶寶有可能會出現惡心和嘔吐。若耳膜穿孔,會有分泌物流出。若已經是慢性中耳炎,耳膜會增厚且結疤,耳膜活動性下降甚至中耳腔產生膽脂瘤,這時就要家長及時帶寶寶再次就醫,看是否需要手術治療了。     寶寶躺著哭平著喂易得中耳炎     干什麼都要拿對姿勢,即便孩子吃飯、睡覺這樣的簡單事也是如此。專家指出,躺著哭或是平著喂的姿勢都不利於孩子健康,甚至可能導致他們患上中耳炎。     寶寶平躺著哭時,眼淚和鼻涕很難順利流出體外,再加上體內內壓增大,因此眼淚鼻涕很容易堵到鼻腔和嘴巴裡。而且,鼻腔的黏膜與耳咽管、中耳腔的黏膜相連,反復積蓄的液體很可能會流到耳廓裡,與分泌物、髒東西聚在一起滋生細菌,導致耳朵發炎。     特別是孩子感冒時,免疫低,鼻涕也比較多,如果不加以注意,更易患上中耳炎。     家長在發現寶寶大哭並且眼淚鼻涕特別多時,最好將寶寶抱起來,輕輕拍打背部,方便眼淚鼻涕流出來,防止堵塞。     在給寶寶喂奶時,也不宜讓寶寶經常平躺著喝奶,否則奶汁很容易跑進鼻咽腔,經咽鼓管進到中耳,引發炎症。“抱著給寶寶喂奶時,最好讓他的頭稍微比身體高點,在床上時可以用東西把頭墊高一點,角度最好掌握在45度左右,這樣奶汁容易咽到肚裡。”     專業人士說,家長還應該注意,在寶寶情緒平穩的情況下喂他吃東西,吃完後將寶寶抱起來輕輕拍拍背部,幫助寶寶將胃內的一些積氣排出來,使體內各通道保持通暢。     如果發現寶寶鼻腔內有堵塞物,最好用棉簽先將其清理干淨,再喂寶寶吃東西,否則可能會導致食物嗆到寶寶。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每日科普】巧吃食物讓耳鳴不再煩你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掌握合理和科學的飲食,注重心理和起居的調試,對防治耳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要限制脂肪的攝

發生鼓膜穿孔時應該怎樣護理呢?

發生鼓膜穿孔時應該怎樣護理呢?  1、發生鼓膜外傷時,保持外耳道清潔十分重要。  2、在去醫院就診前,可用消毒棉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