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治療 >> 關於治療 >> 小兒急性扁桃體炎簡易療法

小兒急性扁桃體炎簡易療法

  小兒急性扁桃體炎簡易療法

  急性扁桃體炎是小兒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多由病毒或細菌感染所致。發作時,孩子有發熱、咽喉疼痛、頭痛、惡心及嘔吐等症狀,有時也會腹痛。查看其咽部可發現扁桃腺腫大、充血,並有點狀或融合成片的白色膿性分泌物。對患兒需及時治療,否則可並發腎炎、風濕熱及各種耳鼻喉科疾病,除對症治療(高熱時退熱,細菌感染應用抗生素等)外,家長們還可參照以下7種簡易療法:

小兒急性扁桃體炎簡易療法

  ①口服感冒消炎片或冬凌草含片,每次2~4片,每日3次;臭靈丹合劑或熱速清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每次5~10ml,每日3次;口服六神丸或喉症丸,1歲1粒,不超過10粒。以上中成藥用姜湯送服為佳。

  ②蒲公英、板藍根、魚腥草、臭靈丹、白茅根、銀花、菊花各20克,任選其中2~3味,水煎服,每日一劑,分4~5次服用。

  ③用吸管蘸冰硼散或雙料喉風散適量外吹咽喉部,每日2~3次。

  ④雙黃連粉針劑1支,6ml生理鹽水水溶後超聲霧化吸入,每日1次。

  ⑤生姜2片煎水調服青黛10克,每日2次。

  ⑥淡鹽水或銀花10克、甘草5克煎水含漱或含服。

  ⑦慢性扁桃體炎可多食海藻、海帶、紫菜、牡蛎等海產品以軟堅散結。

  患兒治病期間宜清淡軟食,忌葷腥發物,多喝熱飲,少喝冷飲;盡管扁桃體炎會經常反復發作,但因切除扁桃體後可能影響機體的免疫功能,因此必須有明確的手術指征時方可切除。

  經驗方:蠍尾2條(干品)。

  用法:將蠍尾研成粉末,分別置於2塊膠布上,貼敷雙側人迎穴。每日1次。

  療效:本方治療小兒急性扁桃體炎患者21例,用藥3日,用藥期間不用任何抗生素,結果治愈6例,有效11例,無效4例。

  方藥:生石膏25克(先煎),玄參、板藍根各10克,兒茶5克。水煎服,幼小患兒可予3~4次分服。

  功能: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主治:小兒急性扁桃體炎。

  療效:治療153例,顯效(咽部充血紅腫明顯減輕,3天以內體溫降到正常,膿性分泌物消失)120例,有效(咽部充血減輕,3天以內體溫基本正常)19例,效差(咽部充血減輕,6天以內體溫下降到正常)11例,無效3例。張冬原

  刺血療法治小兒急性扁桃體炎

  董金栓,主治醫師。山車省肥城礦務局大封礦醫院郵編:271619

  特色醫術:刺血療法治小兒急性扁桃體炎。主穴取大椎,配穴取阿是、少商。用小號三稜針對准大椎及其夾脊穴迅速點刺,深度1~2分,而後於其上拔小號玻璃罐,待皮膚呈櫻桃紅色起罐;嬰幼兒采用青霉素瓶改裝之小玻璃罐,置於大椎點刺部位,將瓶內空氣抽盡成負壓,待皮膚呈櫻桃紅色起罐。咽部腫痛甚或颌頸部兩側壓痛點明顯(即扁桃體體表投影位置),且體溫較高者,在壓痛點最明顯處刺血後拔罐,方法同上,加少商刺血。

  治療小兒扁桃體發炎(高熱)必驗方

  很多小孩,上焦血分有熱,極易得俗稱的風熱感冒。然後扁桃體迅速發炎,紅腫,體溫徘徊在38~39之間,抗生素,紅藥水(美林),輸液。退燒三四個小時又接著燒,三四天都下不來,家長急得團團轉。中藥銀翹散,紫雪丹之類壓根不行,退不了燒。

  本人經長期實踐,綜合各方,得出一個效果極佳的方子,治療扁桃體發炎,退燒極快,一晚退燒,不復發。

  升麻30當歸10甘草10丹皮10連翹30金銀花30牛蒡子30

  沒有看錯,藥量就是這麼大。不大濃度不夠。就煎一遍,煎出一碗。根據小孩大小喂半支或一支口服液的量就夠了。一天兩回三回都可以。

  此方以金匮升麻鱉甲湯取升麻當歸甘草加其它四藥而成。附有些小孩喝此藥後身上會出紅疹,此是熱出血分,病退佳兆。

  很多孩子,過多的服用西藥,導致身體體質較差,一月發炎2到3次。其實扁桃體還能發炎,證明孩子身體還是非常的頑強,還在拼命用自己的免疫力去抵抗病邪,要是完全被打壓到慢性的驗證,也就是扁桃腺長期腫大的程度,那已經是有可能進入三陰體質,要想調理回來,得經歷非常漫長且痛苦的過程了。想幫助孩子的話,請務必讓孩子遠離西藥,遠離抗生素!遠離生冷寒涼,因為孩子的體質不適合再用這些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兒童扁桃體發炎的食療方法

兒童扁桃體發炎的食療方法  最近我的一個好朋友家裡,夫妻倆好像冷戰,為了孩子。孩子經常的扁桃體發炎,然後就發燒,

治急慢性扁桃體炎 有妙方

檢查可見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且有膿點。在兒童,急性扁桃體炎發病率很高,尤其在3~4歲以後少年兒童及青年較為多見,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