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治療 >> 關於治療 >> 耳鳴怎麼治?

耳鳴怎麼治?

  目前西醫多從心理、生理角度找“病因”,例如聽神經瘤、外耳道耵聍、外耳道異物、中耳疾病等,當病因明確時應積極去除病因治療,目前西醫對耳鳴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

  從中醫角度,耳鳴的認識和治療較豐富。專家介紹中醫認為耳鳴是全身人體髒腑功能失調的表現,分實證、虛證。

  實證:肝膽火旺、感受外邪、肝氣郁結、痰濕困阻、氣滯血瘀等證型。

  虛證:氣血不足、脾胃虛弱、腎精虧虛等證型。

  中醫又有“耳鳴乃耳聾之漸也”,所以耳鳴往往是耳聾的預兆或相兼症狀,亦可能是顱內病變先兆。長期耳鳴易產生思維、情感、聽力、睡眠、注意力等多種病變,引起的病變又反過來影響耳鳴的發作,從而降低生活質量,應當引起足夠重視。

  專家教授從中醫角度辨證,介紹了幾種西醫病因不明或預後不佳的幾種情況:

  肝膽火旺型

  此類耳鳴類似潮水、狂風、打雷之聲,耳鳴時輕時重,常見性情暴怒之人,突發後常兼有夜寐不安、頭痛眼脹、眩暈、目紅面赤、口苦咽干、煩躁不寧等症狀。

  這類患者情緒自控力較差,中醫有:“怒則氣上”,“暴怒傷肝”,導致肝失調達,氣郁結化火,上擾耳竅。

  治療來說,首先讓患者安定情緒,調整心態,配合中醫清肝降火之處方,比如龍膽瀉肝湯或者栀子清肝湯加減等。平時飲食清淡,保持心情舒暢。可用菊花、石菖蒲泡茶飲之,同時維持基礎病治療,比如血壓的控制。

耳鳴怎麼治?

  腎精虧虛型

  耳鳴特點多如蟬鳴之音,由輕漸重,安靜明顯,容易心煩失眠,聽力減退,伴隨腰虛酸軟,夜尿頻多,時有頭昏眼花,記憶減退。臨床觀察發現,此類患者50-70歲較多,很大一部分人有聽神經傳導及腦干功能障礙。

  中醫理論講“腎主精,開竅於耳,耳為腎之官,腎氣通於耳”。此類患者多因後天失養,或房事不節,或年老腎精不足所致。

  對此類患者,中醫治以補腎填精生髓,可用腎氣丸加減化裁,又肝腎同源、精血同源之理,故講究肝腎同補。

  建議平時少辛辣傷陰之品,多食滋補肝腎、填精益髓之品,如桂圓、黑豆、黑芝麻、核桃等,睡前亦可熱水泡腳、按摩湧泉穴的習慣,泡腳最好能中藥浴足(如杜仲、牛膝、淫羊藿、山茱萸、菟絲子、何首烏等湯藥),配合按摩及溫灸合谷、腎俞、湧泉、背俞、百會、三陰交、足三裡等穴位。

  脾胃虛弱型

  此類耳鳴特點常在勞累後加重,或者常見於蹲下起立時,發作時耳內有空虛作響、耳周顱面發涼的感覺,伴倦怠乏力,平時素食少,食後腹脹,大便糖稀不成形,面色萎黃欠紅潤。

  中醫理論講脾主升清,脾胃虛弱,清氣不升,耳竅不能榮養。

  此類患者治療上予以健脾益氣、升陽通竅為主,可選擇補中益氣湯或者益氣聰明湯加減。飲食上少肥甘、辛辣及寒涼生冷傷脾胃之品,可適量用中醫藥膳調理,諸如黨參、黃芪、白術煲瘦肉粥養脾胃之氣。

  氣滯血瘀型

  耳鳴時間持續,伴耳痛、頭痛,或有外傷史,可觀及其舌質暗紅或有瘀點,舌下脈絡瘀青。

  宜活血行氣,我們常可用“耳穴壓豆”達到不錯的療效,以王不留行貼於耳輪取穴處達到疏通經脈,運行氣血作用。亦可用丹參、田七、川芎作為藥膳,如田七雞湯、三七粉沖服等。

  肝氣郁結、氣郁化火型:

  耳鳴常在煩躁、焦慮、或情志不暢時誘發加重,常伴隨失眠多夢,口干口苦,治以疏肝解郁、行氣通竅為主,選用逍遙散加減化裁,配合情緒疏導。

  專家教授特別強調,對於無明顯器質性疾病患者,首先給予的就是心理疏導和糾正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消除對患者耳鳴的焦慮和恐懼,然後才是藥物和其他治療。

  居家耳鳴通用療法

  鳴天鼓:兩手掌心緊貼兩耳,兩中指相接觸,兩食指抬起疊放在中指上面,食指用力下滑,重重叩擊在後腦勺枕部,可聽及洪亮清晰之聲如擊鼓,此有疏通經絡、運行氣血作用。

  鼓膜按摩:兩手掌心緊貼兩耳輕輕按壓,每秒2次,手法輕柔,避免過度施壓引起耳痛,此法可疏通耳部氣血。

  營治城廓:兩手分別按耳廓,一上一下或自上而下按摩耳廓,一次15分鐘,此法不僅可活血通絡治療耳鳴,且預防保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急性扁桃體炎的食療

急性扁桃體炎的食療方  ⒈蔥豉粥  取蔥白20克,淡豆鼓6-10克,白米50克。白米煮粥,熟時加蔥白、淡豆豉煮沸

介紹: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過敏性鼻炎是鼻炎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在患上這一疾病後,及時的治療對患者來說非常重要。所以,了解一些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