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因為“打呼噜”到耳鼻喉科就診的患者逐漸增多。在治療前,醫生會開出一些檢查單,某些患者對此表示不理解。醫生耐心解釋後,有的患者仍然滿臉質疑,表示:“我去XXX醫院都沒有開這些檢查,為什麼你要讓我查什麼多?”
難道這些檢查真是“多余的”? 患者初診時到底需要做哪些檢查? 這些檢查都是干什麼用的? 今天我來向大家介紹幾種最常見的門診檢查項目。 —1—全面的體格檢查 包括鼻腔,口腔,舌根的視診和觸診,此外我還會詢問身高、體重,有時還要測量頸圍和腰圍,個別的患者還要檢查一下皮膚和全身的情況。 別小看醫生的一個小小的檢查和問診,裡面包含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比如某位患者的BMI(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超過30kg/m2同時又伴有打鼾的症狀,在不做多導睡眠監測的情況下,我可以非常有把握診斷是睡眠呼吸暫停,准確率超過95%;比如發現患者腿部有胫前水腫,我會特別叮囑讓他先去抽血化驗。 如果您遇到一位檢查特別仔細的醫生,一定不要嫌煩呀! —2—多導睡眠監測(英文簡稱PSG) 這個檢查是需要門診預約一個晚上的時間,患者在睡眠監測室,身上佩戴儀器進行檢查。它主要評估有無睡眠呼吸暫停;如果有,是哪一種類型的;嚴重程度如何;等等。近些年因為健康宣教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患者知道看打呼噜必須要做多導睡眠監測,因此大多數人對其的接受程度較高。 但是有的患者並不是以打呼噜為主訴來看病的,我卻仍然會要求他做PSG。曾經遇到過一個晨起頭痛的患者,神經科已經除外了顱內導致頭痛的可能性,我建議他做檢查,結果顯示是重度睡眠呼吸暫停,治療以後頭痛很快緩解。咽炎的治療方法很多,中醫西醫都有,而且各自有各自的特色。患者在醫院進行檢查後,由根據醫生的建議可以分別選擇不同的
慢性鼻炎怎麼治如果單純性鼻炎的鼻腔黏膜炎症未能及時控制,經過數月、數年,鼻腔黏膜或黏膜下,甚至鼻甲都可能發生局限性或彌漫性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