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了年紀,眼花、耳鳴、耳聾相隨而來,別以為這是常見的衰老表現,其致病原因多種多樣,可謂是困擾老年人的典型的多發病、難治病。單純服藥治療的效果甚微,可以考慮穴位植入來治療老年性耳聾。
神經性耳聾常規療法有針刺療法、穴位埋線等。針刺法是將針刺入選好的穴位,當針進入一定深度,局部會產生酸、麻、脹的感覺,然後留針半小時左右再將其拔出。這種方法雖然有效,但作用時間較短,而且治療時患者不能活動。病程大多較長,不可能在短期治療內有明顯效果,而且長期每天進行針灸治療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又很難堅持。
穴位埋線法則是將縫線掛在穴位的淺表部位,局部反應較重、疼痛感較強、作用時間較短,僅適用於表淺的穴位,往往老年人難忍疼痛,而且,對於較深穴位也不奏效。

①耳屏按摩、耳周圍按摩:可按摩耳垂前後的翳風穴和會聽穴,或掌心向內耳擠壓和放松,或用手指不停地擠壓耳屏;
②鳴天鼓:用兩手掌根壓兩耳輪,以中指扣擊腦戶穴兩側的玉枕穴,有震動感;
③針刺:取翳風、腎俞、曲池等穴位;
④埋耳針:取內耳、神門、肝、腎等穴位。
穴位植入療法的原理:相比之下,穴位植入療法是根據針灸治病的原理,選定穴位,將可吸收的物質埋植在穴位內,利用對穴位的持續性刺激達到治療目的。
借助腰麻套管針,將可吸收的羊腸線植入到穴位深部,損傷僅為一個針眼大小,一般3到4周治療一次。這樣,既起到了持續治療作用,又避免了患者天天跑醫院扎針的不便,可謂一舉兩得。
以上是按照中醫精粹和原理而提出的按照穴位來治療老年性耳聾的方法。其中,比較於針刺療法和穴位埋線,穴位植入療法最先進。在此小編溫馨提醒:需要注意的是,有出血傾向及嚴重糖尿病、嚴重過敏體質者不能進行植入。治療後一天內注意局部勿進水,不能揉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