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外耳道皮膚有豐富的耵聍腺分布,其分泌物就是耵聍,為外耳道的正常分泌物,通常有干濕兩種,一般與民族、地區有關。耵聍的主要成分為氨基酸、脂肪酸、膽固醇、三酸甘油脂、乙糖、溶菌酶、免疫球蛋白、糖肽、及微量元素銅等,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和粘附灰塵、小蟲等異物的作用。有時由於耵聍分泌旺盛或外耳道慢性炎症刺激,可造成耵聍分泌過多而積聚,加上耵聍排出困難,就可形成耵聍栓塞。一般耵聍的排出是靠下颌關節運動,如咀嚼、張口等動作自然排出。但由於小兒肌肉松弛,下颌關節活動無力或外耳道狹窄,可造成排出困難。

通常小兒的耵聍栓塞無自覺症狀,但耵聍塞滿外耳道時可引起聽力下降,刺激鼓膜可引起耳鳴和眩暈。如果外耳道進水可使耵聍泡脹或感染,引起疼痛、悶脹的感覺,嚴重時可因局部耵聍刺激而引起外耳道炎症,甚至肉芽形成,也就是炎症刺激的結果。
以上是對於耵聍栓塞的各方面的介紹。這種疾病不宜被家長發現或被兒童自覺察覺。所以家長要對其多做了解。另外,得了耵聍栓塞,應到醫院,請耳科醫生及時設法取出。可用直接取出的方法或用耵聍水、6%碳酸氫鈉液浸泡後再取出,應由專業人員進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