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治療 >> 咽喉疾病治療 >> 中醫治療頑固慢性咽炎

中醫治療頑固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是指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彌漫性咽部病變,多發生於成年人,常伴有其他上呼吸道疾病,常因急性咽炎反復發作、鼻炎、鼻窦炎的膿液刺激咽部,或鼻塞而張口呼吸,均可導致慢性咽炎的發生。

  慢性咽炎為咽粘膜慢性炎症。以咽部不適,發干、異物感或輕度疼痛、干咳、惡心,咽部充血呈暗紅色,咽後壁可見淋巴濾泡等為主要臨床表現。慢性咽炎患者,因咽分泌物增多,故常有清嗓動作,吐白色痰液。

  中醫治療

  一、辨證選方

  1、肺腎陰虛

  治法:滋陰降火,潤燥利咽。

  方藥:①偏肺陰虛者,可用養陰清肺湯加減。生地30g,麥冬15g,玄參15g,白芍15g,丹皮12g,川貝10g,薄荷6g,甘草6g。

  ②偏腎陰虛者,可用知柏地黃湯加減。知母10g,黃柏10g,熟地30g,山藥15g,山萸肉15g,茯苓12g,丹皮12g,澤瀉10g。

  2、脾腎陽虛

  治法:溫補脾腎,引火歸原。

  方藥:腎氣丸加減。熟地30g,山藥30g,山萸肉15g,茯苓12g,丹皮10g,澤瀉10g,熟附片6g,肉桂6g。

  3、痰火郁結

  治法:養陰利咽,化痰散結。

  方藥:貝母瓜蒌散加減。川貝15g,瓜蒌皮15g,花粉15g,茯苓15g,橘紅10g,桔梗10g。

  二、其他療法

  (一)、中藥超聲霧化

  1、銀花9g,黃芩10g,野菊9g,藏青果4枚,象貝10g,桔梗6g,前胡9g,姜半夏15g,玄參15,花粉15g,薄荷9g。濃煎取汁100ml,每次取20ml霧化吸入10分鐘,每日2次,10天為一療程。

  2、半夏10g~12g,厚樸10g~12g,茯苓15g~30g,柴胡6g~12g,陳皮10g~15g,銀花20g~30g,,連翹10g~12g,川貝10g~15g,枳殼10g~12g。水煎濃縮取汁40ml,霧化吸入,每日1次,10天為一療程。

  3、半夏、厚樸、玄參、麥冬、生地、銀花、黃芩、香附、郁金、薄荷、浙貝、白芍、公英、合歡皮、丹參、甘草,水煎過濾取汁,每次用15ml超聲霧化,每日1次,10天為一療程。

  (二)、中藥咽後壁粘膜下注射

  1、復方丹參:取復方丹參注射液2ml,用5~6號注射針頭分別注入咽後壁兩側粘膜下,深度以能注藥為度,每側各注入1ml,每周3次,2周為一療程,療程間休息5天。

  2、板藍根:取板藍根注射液4ml,用5號長針頭注入咽後壁兩側粘膜下,每側上、下兩點分別注入1ml,每周3次,2周為一療程。

  3、消痔靈:取消痔靈1ml加1%普魯卡因1ml,行咽後壁粘膜下注射2~4個點,每周1次,4~5次為一療程。特別適合於咽後壁濾泡增生者。

  (三)、中藥咽後壁噴射

  取50%黃柏水煎上清液2ml,抽入5ml注射器內,藥液溫度保持在28℃~32℃,以5號長針頭直噴整個咽部及咽後壁,每天1~2次,5~6天為一個療程。

  (四)、烙法咽後壁

  濾泡增生較大者,可用直徑0。5cm左右的小烙鐵,在酒精燈上燒紅,蘸香油後迅速烙於濾泡上,每個濾泡烙1~3下,隔3~4日烙一次,直至平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