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健康問答 >> 梅尼埃病問答 >> 頭暈是什麼病

頭暈是什麼病

頭暈是什麼病

男 | 0歲

病情描述:

頭暈很長時間,有時會心跳加速

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

想得到怎樣的幫助:

提示:

因不能面診,醫生的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正規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醫生回復:

病情分析:病情分析:眩暈類似於現代所謂的前庭眩暈,梅尼埃病,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者.周圍性眩暈常為發作性,多呈旋轉型或上下左右晃動,程度較劇烈,持續時間短,從數秒至數日不等,常伴耳鳴,聽力減退,水平或略帶旋轉的眼球震顫.中樞性眩暈常見的有搖擺感,地動感,傾斜感,或是頭暈腦漲,頭重腳輕,腳步虛浮感.眩暈程度較輕,持續時間可達數周以上,較少伴耳鳴,耳聾.指導意見:中醫認為,眩暈多為肝陽上亢,氣血虧虛,腎精不足,痰濁中阻所致,當以平肝潛陽,益氣養血,補益肝腎,燥濕化痰為治.臨床觀察發現,采用外治法可有效地防治眩暈.1.藥枕療法配方1:夏枯草,荷葉,竹葉,公英,菊花各50g,研為細末,裝入布袋中,當枕芯用,連續1~2月.配方2:野菊花500g,紅花100g,薄荷200g,冬桑葉,辛夷,冰片各50g,共研粗末,裝入枕芯,3個月為一療程.此二方均可清熱平肝,適用於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2.濕熱敷法藥用當歸,伸筋草,路路通,丹參各50g,防風,雪上一枝蓮各20g,白芷花10g,乳香15g.搗碎和勻,分裝布袋中,放入水中浸泡約20分鐘後,放入蒸鍋中加熱20分鐘,取出降溫至50℃左右時,置於頸部熱熨.每次30分鐘,涼了可再加熱,每日2次,10日為一療程.有條件者,亦可將上述藥物加水煎煮,取濃縮液至100ml,用8cm×12cm與12cm×12cm絨布兩塊,浸透藥汁,置於頸部,並加置相等大小的兩塊電極板,通以15mA強度的直流電作離子透入.本法是中醫濕敷療法的擴大應用,利用直流電使藥物離子通過皮膚,黏膜引入機體內,達到治療目的.3.塞耳療法靈磁石10g,研為細末,分成2份,用紗布包裹,塞於雙耳中,每日1~2次,每次1小時,連續5~7天.可平肝潛陽,適用於腎虛眩暈.民間還有用鮮生地塞患側耳治眩暈法.4.耳穴療法取米粒大小之冰片,放在0.5cm×0.5cm的橡皮膏中心,貼於雙耳穴上(取穴:神門,腦,皮質下,交感,雙側,每次2~3個穴位),3天1換,4次為1療程.用藥時應將橡皮膏嚴格密封周圍,防止冰片揮發.個別人貼藥後有欲寐感,以後轉清醒,不必多慮.本方也可治失眠證.5.敷百會法蓖麻仁,生半夏各等量,共搗成膏狀,外敷於百會穴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2~3天.可化痰除濕,適用於痰濕眩暈,一般用藥30分鐘後眩暈可明顯減輕.6.填臍療法黃芪,五味子各10g,研為細末,加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於肚臍孔處,敷料包扎,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3~5天.可健脾益氣,適用於氣血虧虛所致的眩暈.7.敷手心法曼陀羅葉10g.最好用鮮葉,搗碎,加白酒數滴,包於左手掌心,每日換藥2次,對肝陽上擾引起的眩暈效果較好.本品有毒,慎勿內服.8.敷湧泉法吳茱萸20g,肉桂2g,共研細末,米醋調勻,捏成餅狀,於睡前貼敷於雙足心湧泉穴,次晨取下,連續3~5次.或取吳茱萸適量,研為細末,用米醋或凡士林適量調為膏糊狀外敷雙足心湧泉穴,每日1換,連續10~15天.可引熱下行,適用於眩暈耳鳴,煩躁多夢,顏面潮紅.9.足浴療法取山栀子,鉤籐各10g,水煎取藥液泡腳,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鐘,連續5~7天;也可用夏枯草30g,鉤籐,桑葉,菊花各20g,水煎足浴.此法適用於肝陽上亢型眩暈.生活護理:10.穴位注射法患者取坐位,選准雙側風池穴,醫者用5號皮試針抽取復方丹參注射液2ml,局部皮膚常規消毒後,將針快速刺入皮下組織,緩慢推進0.5~0.8寸,得氣後回抽無血,將藥液緩緩推入,每穴各1ml,隔日治療1次,10次為1療程,療程間隔1周.此法治療頸性眩暈療效較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