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是累及聽覺系統的許多疾病不同病理變化的結果,病因復雜,機制不清,主要表現為無相應的外界聲源或電刺激,而主觀上在耳內或顱內有聲音感覺。在沒有相應外部聲源的情況下,所產生的一種主觀的聽覺感覺,此種聲音並不是由聲波產生,而是神經訊號異常或受損所致。耳鳴成因分成耳鳴與腦鳴兩類,腦部受損稱為腦鳴、耳神經及聽覺異常稱為耳鳴。
耳鳴的並發症
1、外耳病變:耵聍栓塞、活動的異物等、因其接觸鼓膜,於頭部活動時可引起耳鳴。
2、內耳耳蝸病變 早期梅尼埃病損害耳蝸頂周螺旋器時出現低頻耳鳴。耳毒性藥物、噪音和老年性耳蝸損害,均可出現高頻耳鳴,伴有感覺神經性聾。
3、中耳病變:中耳炎、咽鼓管阻塞、耳硬化症等均為耳鳴的常見病因。中耳鼓室周圍的病變,如頸靜脈球體瘤、頸靜脈或動脈解剖異常、動靜脈瘘等可引起搏動性耳鳴。
4、心血管疾病:是最為常見的耳鳴原因之一,其中約有10%為高血壓。耳鳴常呈搏動性,與脈搏、心跳同步。動脈粥樣硬化,管腔縮小、狹窄亦可出現搏動性耳鳴。貧血者因心髒輸出量增加引起搏動性耳鳴。
5、內分泌代謝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或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均可引起搏動性耳鳴,前者因心輸出量增加,後者由於細胞液增加或內淋巴壓升高所致。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維生素缺乏症、碘或鋅缺乏、腎病等引起耳鳴的發生率較高。
耳鳴痛苦程度的分級
0級: 沒有耳鳴;
1級: 偶有耳鳴, 但不覺得痛苦
2級: 持續耳鳴, 安靜時加重
3級: 在嘈雜的環境中也有持續耳鳴
4級: 持續耳鳴伴注意力及睡眠障礙
5級: 持續重度耳鳴不能工作
6級: 由於可怕的耳鳴有自殺傾向
耳鳴的四個預防措施
1、噪聲:暴震聲和長時間的噪聲接觸,均能導致聽力下降和耳鳴產生,對高危人群(工作在高強度噪聲環境中)要注意噪聲防護。如減少噪聲源或佩戴防護耳罩、耳塞等。此外,要注意不要長時間,大音量在有噪聲的環境中使用隨身聽耳機。
2、精神緊張和疲勞:當長期處於精神高度緊張和在身體疲勞狀態時均易使耳鳴加重。因此適當調整工作節奏,放松耳鳴患者的情緒,轉移對耳鳴的注意力都是有益的。
3、特殊藥物:耳鳴患者由於其他疾病就診時,請不要忘記告訴醫師,自己患有耳鳴。因為有些藥物會使您已有的耳鳴症狀加劇。
4、不良習慣:咖啡因和酒精常常可使耳鳴症狀加重:吸煙可以使血氧下降,而內耳毛細胞又是一種對氧極其敏感的細胞,所以缺氧會對毛細胞造成損害,因此要注意改變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