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型中耳炎最為常見,多因反復發作的上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經咽鼓管逆行到中耳所致。耳朵流的膿水像黏鼻涕一樣,一般沒臭味,膿汁時流時止.病情時好時壞。該類型病變主要位於中耳鼓室粘膜層,一般沒有肉芽或息肉形成,因此又稱為粘膜型。當粘膜受感染發炎時,應及時適的治療,鼓膜穿孔處引流通暢.炎症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就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了。
骨瘍型中耳炎是一種較重的中耳炎,耳流膿較多,且持續時間長,膿中可帶血絲或耳內出血。嚴重時也可發生各種並發症,需要保持引流通暢,局部用藥,促使耳部干燥,並定期復查,包括CT檢查,如果引流不暢或疑有並發症者,則要手術治療,就不是僅僅靠吃點藥、點點藥就能解決問題的。 膽脂瘤型中耳炎是最嚴重的一種類型,所謂膽脂瘤並不是真的腫瘤,它是因為鼓膜松弛部分長期內陷、穿孔,外耳道的上皮細胞長入中耳腔裡,由於炎症長期不愈,這些上皮細胞活力增強,層層脫落的上皮逐漸堆積、增大,壓迫、侵犯周圍骨質,使骨質吸收破壞。這時如果拍一張颞骨CT就會顯示出一個“瘤”樣的東西來,“瘤”的中心部分因缺乏營養而分解壞死產生惡臭,因其中含有膽固醇,所以取名為膽脂瘤,膽脂瘤可以破壞骨質,導致顱內外感染,如腦膜炎、腦膿腫、面癱、眩暈,甚至危及到生命。因此一旦確診是膽脂瘤,原則上應及時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