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對於外耳道炎並不陌生,因為這種疾病在生活當中非常常見,很多的人在洗頭的時候,不注意自己的耳朵,會導致髒水進入,而且很多人喜歡掏耳朵,也會造成疾病發生,導致外耳道炎,那麼,外耳道炎患者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外耳道炎怎麼護理
1、未患病時就應該注意衛生,尤其是兒童。凡有化膿性中耳炎、耳疖腫、嬰兒濕疹者,更應格外注意局部的干淨與干燥,保持耳及其周圍清潔,並要注意不要亂掏耳朵。
2、患病之後,切忌水洗。如其污穢或痂皮堆積,可先用植物油塗擦,待其疏松之後,再用紗布或消毒過的軟紙輕輕擦淨。實在必須洗滌者,用苦參湯。
3、癢時忌搔抓,必要時泡些食鹽水,滴在癢處。其濃度以能達到止癢為標准。如是小兒要防止他亂抓搔擦。
4、洗澡、理發、浴身,注意防止污水入內,在洗頭、游泳之前可以用特制的橡皮塞或干淨的棉球堵塞外耳道。
5、按時更換外用藥,按時進服內服藥。
6、患病之後禁止游泳。
引起外耳道炎的原因有哪些?
1.耵聍缺乏:因正常人外耳道的耵聍呈微酸性,具有抗感染作用,耵聍缺乏時,外耳道即失去其抗菌的酸性外衣,故易致病。
2.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內分泌紊亂、慢性便秘和貧血等也易誘發此病。
3.外傷:挖耳時不慎損傷外耳道皮膚,或異物擦傷皮膚,可導致細菌進入表皮層甚至真皮層,引起感染。
4.水液浸漬:游泳或沖洗外耳道後,若耳內未拭干淨,皮膚受浸漬,破損,易招致感
5.外耳道炎:急、慢性化膿性外耳道炎的膿性分泌物的刺激,常致外耳道皮膚抵抗力降低。
6.變態反應:外耳道在變態反應基礎上,繼發感染。如外耳濕疹患者易並發外耳道炎。
7.溫度和濕度變化:溫度上升和濕度增加常可導致耵聍的化學性質變化和耵聍腺管堵塞,從而降低了它的防御能力。
平時大家需要注意生活中的護理工作,而且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注意身體的保健,患病之後,不要游泳,要注意避免髒水進入耳朵內,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調理,並且,不要抓撓皮膚不要抓撓耳朵,更不要揪耳朵,希望大家注意這種疾病的出現,避免造成耳朵疼。
目前來看外耳道炎疾病是相當嚴重的,影響了很多人的耳部健康,同時困擾到了患者的生活,我們要將外耳道炎
掏耳不當易誘發外耳道炎外耳道炎,對於很多外耳道炎患者來說都不陌生,或許還有很多人曾經被外耳道炎所困擾,因此我們要關注五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