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咋整?預防治療兩手抓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可分為非化膿性及化膿性兩大類,多發於兒童。該疾病常伴隨聽力下降、耳痛、耳鳴、耳道流膿,如果出現這些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中耳炎為什麼影響聽力?
我們的耳朵可以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3個部分,其中外耳和中耳之間有一層鼓膜。鼓膜兩邊都有空氣,聲音經空氣振動傳播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動,人才能聽到聲音。鼓膜外側直接和大氣接觸,而鼓膜內側與咽鼓管相連,正是咽鼓管連接中耳和鼻腔,為鼓膜內側提供空氣。
化膿性中耳炎和非化膿性中耳炎都可能影響聽力:化膿性中耳炎患者鼓膜上會積聚膿液,鼓膜穿孔,影響鼓膜振動,從而影響聽力;非化膿性中耳炎患者則常因為咽鼓管堵塞導致鼓膜內側氣壓不足而影響聽力。
咽鼓管是怎麼堵塞的?
上呼吸道感染常引起鼻咽部發炎,炎症繼而向咽鼓管蔓延導致咽鼓管堵塞,這是中耳炎最常見的發病原因。
很多鼻咽癌患者的咽鼓管旁長了腫瘤,壓迫到咽鼓管,從而使得咽鼓管堵塞。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成年人單只耳朵出現非化膿性中耳炎,醫生和患者應予以重視,這可能是鼻咽癌的信號。
我們的鼻子後面還有個扁桃體,叫腺樣體,如果腺樣體肥大再患有感冒,咽鼓管也可能受腺樣體壓迫而堵塞。
哪些人是中耳炎高危人群?
嬰幼兒是中耳炎的高發人群。嬰幼兒的咽鼓管短且粗,而鼓室位置較低,哺乳體位不當或乳汁流出過急,乳汁可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導致非化膿性中耳炎。嬰幼兒抵抗力弱,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細菌等微生物易經咽鼓管進入中耳導致化膿性中耳炎。一些有過敏性鼻炎或哮喘病史的人也是中耳炎的高風險人群,此類人群可采用激素抗過敏治療。
如何治療中耳炎?
首先是防治,積極預防感冒和及時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疾病都能有效降低中耳炎的發病風險。如果患病了也不用怕,目前中耳炎以藥物治療為主,商品化的氧氟沙星以及醫院自制的抗感染、消炎藥物能有效治療中耳炎。經過三個月以上的藥物治療,患者基本都能痊愈。對於化膿性中耳炎導致耳膜穿孔的嚴重患者,可采取手術治療。
中耳炎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項?
很多化膿性中耳炎患者會自行用棉簽清理耳道內的膿液,這是不可取的,不正確的動作和力度都容易造成鼓膜的二次損傷。
中耳炎患者要嚴格保證耳部的衛生,特別是化膿性中耳炎患者,不能參加游泳、潛水等活動,泳池內的水接觸到病灶部位會加重感染。
以下是關於小兒中耳炎該怎麼預防好的介紹: 通過一些急性傳染疾病的預防,來降低患上中耳炎疾病的幾率。這主要是因為
游泳後低燒可能是中耳炎征兆嘛專家指出:中耳炎疾病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恐怖,最主要在於人們要學會預防,這就需要我們對該疾病有充分的認識,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