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關於中耳炎 >> 寶寶患中耳炎,竟是喂奶不當惹的禍

寶寶患中耳炎,竟是喂奶不當惹的禍

  寶寶患中耳炎,竟是喂奶不當惹的禍

  天氣炎熱,寶寶與水親近的機會增多了,但患上中耳炎的概率也增加了。中耳炎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病頻率僅次於感冒,但症狀又不像感冒那麼明顯,太小的寶寶也不會告訴媽媽“耳朵疼”,因此很多媽媽往往都沒有察覺到。

  媽媽應多多關注寶寶的異常表現,做好預防和保護,讓寶寶的耳朵健健康康!

寶寶患中耳炎,竟是喂奶不當惹的禍

  寶寶為什麼會得中耳炎?

  寶寶的耳部結構尚未發育完善,很容易發炎,特別是咽鼓管仍處於發育階段,短而扁平,細菌或病毒很容易通過咽鼓管感染到中耳,引起發炎。現在正處於天氣較熱的時候,寶寶出很多汗,耳道環境潮濕,給細菌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夏季是寶寶中耳炎的多發季節。

  引發中耳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寶寶躺著喝奶或哭泣,奶液或淚液會通過咽鼓管進入到中耳。

  游泳或洗澡時耳朵、鼻子進水,未及時、正確清理。

  大人亂捏寶寶鼻子,或寶寶感冒時大人不正確地幫寶寶擤鼻涕,使鼻腔中的分泌物、細菌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

  寶寶的毛巾使用時間過長,細菌超標,嚴重時也會引起中耳炎。

  吸入二手煙會使寶寶中耳炎感染率增加19%。

  寶寶中耳發炎的6大症狀

  盡管中耳炎無法一下子看出來,但媽媽們應仔細觀察,如果寶貝有以下表現,就有可能患上中耳炎了:

  1.低燒

  寶寶連續3天發燒37.5℃以上,吃了藥燒卻不退。

  2.撓耳朵

  寶寶不斷地摸耳朵、撓耳朵、揪耳朵,應考慮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3.搖頭

  當發現寶寶躁動不安、搖頭,可能是耳朵不舒服。

  4.哭鬧

  寶寶變得煩躁,愛哭,而且夜裡總睡不好覺。

  5.耳朵積水

  當發現有黃色分泌物流出的時候,就要注意了。

  6.聽力下降

  寶寶對聲音的反應遲鈍,叫他幾遍也不理睬。

  當寶寶出現這6大症狀時,媽媽應盡快帶寶寶到耳鼻喉科去檢查,不要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6大措施保護寶寶耳朵健康

  嚴重的中耳炎會損傷寶寶聽力。因此,媽媽應做好6項預防,保護寶寶的耳朵健康:

  1.防治感冒,正確擤鼻涕

  寶寶感冒流鼻涕時,媽媽可以用手指按住寶寶的一側鼻孔,讓孩子稍稍用力向外擤出對側鼻孔的鼻涕,再用同樣的方法擤另一側,或者也可以將紙或手絹放在鼻孔下,兩手輕放於鼻兩側,稍用力將鼻涕擤出。

  2.遠離二手煙

  避免在寶寶居住生活的環境裡吸煙,不帶寶寶到吸煙的場所。

  3.避免嬰兒躺著喝奶和哭泣

  有些媽媽喜歡躺著給寶寶喂奶,奶液可能會通過咽鼓管進入寶寶的中耳而引發中耳炎,孩子吐奶引起誤吸也會引起奶汁肺炎(油脂性肺炎),因此千萬不要讓寶寶躺著喝奶。

  寶寶哭泣時,媽媽應把寶寶抱起來,避免眼淚流進耳朵。

  4.預防耳鼻進水

  寶寶游泳時,可使用耳塞或蘸有凡士林油的脫脂棉塞緊外耳道,洗澡時一定要用一只手折疊耳廓,預防寶寶耳朵進水。游泳、洗澡後要及時幫寶寶擦干淨耳朵,游泳完後可用鹽水洗鼻子,以減少消毒水對鼻黏膜的刺激。

  耳朵進水時,媽媽要把寶寶的耳朵側過來,把裡面的水倒控出來。如果擔心,可用棉簽輕輕吸干水;如果鼻子嗆水,應用手指緊壓一側鼻孔,從另一側鼻孔輕輕擤出水液,左右反復3~4次。

  5.禁用硬物掏耳

  給寶寶清理耳朵時應小心,不用硬物掏挖,防止損傷寶寶的鼓膜。

  6.日用品及時更換

  毛巾使用超過3個月,細菌將超標250倍!因此,寶寶的毛巾應至少2~3個月更換一次。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孩子抓耳撓腮當心急性中耳炎

孩子抓耳撓腮當心急性中耳炎  下過大雪後,姗姗跑到外面和小朋友一起去堆雪人,等回來後累得滿頭太汗,脫去了小棉襖。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有哪些檢查項目

耳鏡檢查  在鼓膜穿孔前,檢查可見鼓膜松弛部乃至整個鼓膜明顯充血、腫脹。隨著病情發展,鼓室可積膿而使鼓膜向外膨隆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