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關於中耳炎 >> 夏季游泳中耳炎的發生與預防

夏季游泳中耳炎的發生與預防

  夏季游泳中耳炎的發生與預防

  雖然有古話“夏練三伏”的勉勵,在夏天堅持運動者仍是少之又少。游泳卻是個例外。夏天是愛好游泳者和會游泳者期盼的季節,即使不會游泳的人也願意泡在游泳池裡撲騰兩下。游泳是一個很好的消暑方式。但是,游泳時也會出現耳朵進水、鼻子嗆水等意外情況發生,這些小意外著實令人煩惱。是不是也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呢我們應該怎樣預防

  游泳造成的中耳炎是夏季常見的疾病,1、由於在游泳時喉嚨嗆水後,水中的細菌沿著耳咽管漫延到中耳腔黏膜,造成中耳積液、阻塞,分泌物流不出來而造成發炎。2、外耳道內壓力過大壓迫鼓膜。3、咽鼓管功能不好

夏季游泳中耳炎的發生與預防

  引發急性中耳炎的症狀有耳深部痛、聽力下降、發燒等症狀,通常在游泳後一到兩天最為明顯,多見於兒童。少兒咽鼓管發育不成熟,在不干淨的泳池游泳時,一旦嗆水,池水容易進入咽鼓管,細菌或霉菌也隨之而入,造成從內到外的逆行感染。同時不干淨的池水也可能從外耳道進入,誘發中耳炎。主要表現是在游泳之後,耳朵疼痛、流膿和聽力減退。

  一般游泳性中耳炎可分為以下四期:

  1.早期(卡他期):鼓室黏膜充血水腫、血管擴張,腺體分泌增加,鼓室內有漿液性炎性滲出物。自覺有耳堵塞感、輕度聽力減退和輕微耳痛,一般無明顯全身症狀,或有低熱。此期時間不長,常被忽視,特別是小兒更不易覺察。

  2.中期(化膿期):炎症繼續發展,鼓室黏膜充血腫脹加重,漿液性炎性滲出物轉為膿性。症狀隨之加重,體溫可高達40°C,耳痛劇烈,呈搏動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側頭部或牙齒放射。聽力減退顯著。全身症狀亦明顯,可有畏寒、發熱、怠倦,食欲減退伴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3.晚期(穿孔期):鼓室積膿增加,鼓膜毛細血管受壓,局部壞死破潰甚至鼓膜穿孔,膿液由此外洩。由於膿液得以引流,局部症狀和全身症狀亦隨之改善,耳痛減輕,體溫下降。耳漏初為血水樣,後為黏液膿性或膿性。

  4.恢復期:鼓膜穿孔引流通暢後,炎症逐漸消退,鼓室黏膜恢復正常,耳流膿逐漸消失,小的穿孔可自行修復。當然,不是每個患兒都會經歷這四個期,只要早期防范和治療,就可能將中耳炎控制在較輕的程度。

  游泳性中耳炎預防:

  一、游泳時盡量不做大動作游泳(如跳水),避免嗆水。

  二、患有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內有病變(如鼻窦炎)、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正在流膿者的患者暫時不宜游泳。

  三、游泳前清理一下外耳,及時清理外耳道耵聍,避免耵聍被泡漲後引起疼痛發炎。

  四、游泳時可使用游泳專用耳塞,以防止水的進入。

  五、游泳後應保持耳內干燥,上岸後可歪頭扯耳,單腳跳躍,千萬不要私自亂掏。一旦兒童游泳後出現耳鳴、耳痛、發熱、聽力下降等症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患了中耳炎,除積極治療、采取上述預防措施(有益於疾病的康復)外,還要排除咽鼓管不通氣,預防鼓膜內陷。方法是患者經常作吞咽動作,保持咽鼓管暢通,使耳室內壓力與外耳的壓力平衡,避免鼓膜內陷。一旦鼻腔進了水,正確的擤鼻排水法是手指緊壓一側鼻孔,另一側鼻孔緩緩擤出水液,左右反復3~4次,注意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引發中耳炎及鼻窦炎。注意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或正在流膿者,均不宜游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小兒的中耳炎與感冒有密切的關系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氣房)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絕大多數為非特異性安排炎症,尤其好發於兒

你知道這些小事也能導致中耳炎嗎?

   洗澡耳朵進水會導致中耳炎嗎?   中耳好比一個小小的火柴盒,有六個壁,它的前壁就是鼓膜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