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關於中耳炎 >>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其原因較復雜,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咽鼓管功能不良─平衡中耳及外界大氣壓的管道異常阻塞:常見原因有腺樣體肥大、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咽癌及咽部腫瘤等。     2.纖毛功能障礙:上呼吸道感染以及破壞纖毛排泌功能,導致中耳氣壓降低和分泌物積聚。     3.解剖:小兒咽鼓管平直,鼻腔及咽喉食管分泌物容易返流進入中耳,造成感染。     分泌性中耳炎的表現     1.聽力下降:主要為傳導性聾,伴有自聽增強。有積液存在時,當頭位傾斜時,因積液離開蝸窗,聽力可暫時好轉。鼓膜內陷,光錐變形或者消失,可能透過鼓膜看到液平或氣泡。聽力檢查顯示傳導性聽力下降,聲導抗符合咽鼓管功能不良或者中耳積液的表現。     2.耳悶感、耳痛:起病時可有輕微耳痛,而慢性者耳痛不明顯。其耳內悶脹感或閉塞感在按壓耳屏後暫時減輕。     3.耳鳴:可為間歇性,如劈啪聲,當頭部運動或打呵欠、擤鼻時,耳內可有氣過水聲。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原則為清除中耳積液,改善中耳通氣引流及治療病因,分為保守用藥以及手術治療。     對於無症狀、聽力正常、病史不長的患兒可保守用藥治療,使用抗生素、黏膜收縮劑及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減輕咽鼓管腫脹,防止鼓室感染。     除保守治療外,手術對病因治療有腺樣體切除、扁桃體切除、鼻中隔偏曲矯正術、下鼻甲部分切除術等。     另外,可以通過鼓膜穿刺、切開或者置管術,清除中耳積液,促進疾病恢復。 (實習編輯:沈富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中耳炎,要正確認識

   中耳炎手術可以完全恢復聽力並消除耳鳴   由於中耳炎病程多較漫長,長期炎性或膽脂瘤病灶

當心鼻炎變成中耳炎

   鼻炎是鼻腔黏膜的炎性疾病,急性鼻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或鼻黏膜的防御功能遭到破壞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