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關於中耳炎 >>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治療方法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治療方法

   臨床表現

    表現為耳痛、發熱、耳內流膿量多,聽力下降或耳鳴、眩暈等。     通過耳鏡檢查可見鼓膜顯著充血,若鼓膜已穿孔則有膿液流出,聽力檢查多為傳導性聾,少數患者可因耳蝸受累而出現混合性聾或感音神經性聾。     少數患者可無明顯症狀,或嬰幼兒因不能陳述病情,常表現為發熱、哭鬧不安、抓耳搖頭,甚至出現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是造成治療不及時的一個重要因素。     治療指南     1、全身治療及早應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藥物控制感染,務求徹底治愈。一般可用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等藥物。如早期治療及時得當,可防止鼓膜穿孔。鼓膜穿孔後取膿液作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參照其結果改用敏感的抗生素。有部分患者因觀念上存在使用抗生素對身體不好,而排斥或拒絕使用抗生素的情況,或者有些患者因持續使用抗生素幾天後效果不明顯而頻繁改用其他抗生素,這些都對疾病的治療有害無益。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抗生素,一般用10天左右,或用至鼓膜充血消失。     2、局部治療
  ㈠鼓膜穿孔前:     ①1%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     ②1%麻黃鹼液和含有激素的抗生素滴鼻液,可改善咽鼓管通暢度,減輕局部炎症。     ③若經局部治療無效且症狀較重,或穿孔太小,引流不暢,應行鼓膜切開術以利通暢引流。懷疑有急性乳突炎應行X線片或CT掃描證實後立即行乳突切開引流術。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治療方法    ㈡鼓膜穿孔後:     ①先以3%過氧化氫溶液盡量徹底清洗並拭淨外耳道膿液或用吸引器將膿液吸淨。(注意吸引器負壓不可過大)     ②局部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如0.3%氧氟沙星(泰利必妥)滴耳液,復方利福平液等,禁止使用粉劑,以免與膿液結塊,影響引流。     ③膿液減少、炎症逐漸消退時,可用甘油或乙醇制劑滴耳;如3%硼酸乙醇甘油,3%硼酸乙醇,5%氯霉素甘油等。     ④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完全消退後,部分患者的鼓膜穿孔可自行愈合。     注意事項     1、兒童在吮奶時乳汁可經咽鼓管流入中耳,易引發此病,因此要掌握好喂奶技巧。     2、及早應用足量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控制感染,直至症狀消退後5~7日停藥,務求徹底治愈。不可症狀消退後即停藥,以免變成慢性中耳炎。     3、理療,如紅外線、超短波等,有助於消炎止痛。     4.全身支持療法,注意休息,調節飲食。     5.局部用藥時要遵守醫生醫囑,不亂用藥。     6、要積極治療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如腺樣體肥大、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體炎等。     7、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積極預防和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廣泛開展各種傳染病的預防接種工作、陳舊性鼓膜穿孔或鼓室置管者禁止游泳 (實習編輯:沈富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怎樣才能發現寶寶有中耳炎症狀

   1、耳朵積水   當發現有黃色分泌物流出的時候,就要注意了。  2、搖頭  

小孩容易得積液性中耳炎的原因

華人尤其是廣東及東南沿海的居民,發生率偏高的鼻咽癌常導致耳咽管開啟功能不佳,而產生積液性中耳炎。鼻病則包括過敏性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