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預防保健 >> 中耳炎的預防措施

中耳炎的預防措施

中耳炎是一種特別多見的耳部方面的疾病了,在出現了該病的症狀之後,就會有耳內疼痛的情況出現,而且聽力也會減弱,所以我們要將中耳炎重視起來,在生活中進行一些關於中耳炎的預防工作,來了解一下此病的預防措施會有哪些呢。

預防中耳炎的措施

1.預防感冒是預防中耳炎的積極措施。臨床發現,75.8%的中耳炎是感冒引起的。所以說,防止中耳炎的辦法莫過於預防感冒。嬰幼兒感冒後,家長應該用干淨手帕或餐巾紙幫助其輕輕地揩去鼻涕等分泌物,以防止鼻涕倒流進入耳內。對於較大的兒童,要指導其正確的揩鼻涕方法,即交替將左右鼻翼壓向鼻中隔,不要用手捏緊雙側鼻孔擤鼻涕,以免增加鼻、咽部壓力。

2.平時生活中我們怎樣預防中耳炎?預防“麻、腮、風”等急性傳染病,是降低中耳炎發病的有效措施。因為發生麻疹、腮腺炎、風疹中任何一種急性傳染病,機體的抵抗力都會明顯下降,如果病菌的毒力較高,就很容易誘發中耳炎。

3.應注意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積極預防和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禁用硬物掏耳,防止鼓膜損傷。對於陳舊性鼓膜穿孔或鼓室置管的患者應禁止游泳。

4.平時生活中我們怎樣預防中耳炎?戒除不良生活習慣是預防中耳炎發生的重要措施。有些家長喜歡為孩子掏耳朵,但所用的工具,如發夾、牙簽和大頭針等,不但未經消毒,而且十分尖銳鋒利,稍不留神就會刺破皮膚和耳膜,從而導致中耳炎。此外,游泳時若耳內灌了水,應及時用棉簽或棉球吸出耳內的污水。

中耳炎的症狀表現:

1.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化膿性中耳炎即通常所說的害耳底。它是由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狀主要是耳痛、流膿,小兒有全身症狀比成人明顯,可能的發熱、嘔吐等。其後果是並發症,嚴重的並發症有顱內並發症如腦膜炎、腦膿腫等,其它並發症有顱外並發症如迷路炎、面神經麻痺等。

2.慢性中耳炎,耳流膿,是本病的主要常見症狀。可為粘液、粘膿或純膿性。非危險型流膿較稀薄,無臭味。危險型流膿雖不多,但較稠,多為純膿性,並伴有異臭味。耳聾,輕重不一,因多是單耳發病,易被忽視。此種耳聾,多與病性的進展成正比,即病變較重,耳聾也加重。一般為傳導性聾。除上述症外,如有眩暈、嘔吐、面癱、劇烈頭痛、寒戰、高熱等症狀出現,證明已有並發症發生,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3.卡他性中耳炎,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患者由於咽鼓管粘膜因較長時間的充血、水腫,變得增厚或粘連,引起咽鼓管的功能不良,鼓室內由於長期負壓,使鼓膜內陷,活動的范圍變小,因此出現耳聾、耳鳴症狀。耳聾,常因反復急性發作,聽力時好時壞,漸進加重。初可為傳導性,繼可為混合性,早期亦可有“自聲增強”現象。積液粘稠時,聽力不會因為頭位的變動而改變。耳鳴 ,耳鳴常使病人甚感苦惱,初可為低音調,晚期可為高音調(如蟬鳴),但無一定規律,有的患者可感覺耳內有閉塞感,按壓耳屏後可暫時緩解。

4.急性中耳炎,突然發生的耳痛,常伴有感冒或咳嗽。患者若是嬰兒便會哭鬧不止,並揉擦患耳的耳垂。發熱,體溫可高達39攝氏度。可能出現嘔吐,或者耳道可能流軟耳垢或膿液。患耳可能聽覺失靈。

看到了上面的介紹之後,大家已經十分清楚的認識到了預防中耳炎的方法有哪些了,此病會給我們的耳部帶來傷害,而且對於我們的聽力會帶來影響,希望朋友們可以將中耳炎加以關注,生活中要做一些預防中耳炎的工作,讓此病能遠離我們的身邊。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