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中耳炎預防保健 >> 中耳炎需要謹慎預防

中耳炎需要謹慎預防

  耳朵莫名痛患上中耳炎

  天氣轉冷時,1歲多的奇奇不慎著涼了,鼻塞流涕,輕微發熱。看病後醫生說只是普通感冒,讓孩子吃點感冒藥,多喝水多休息就會好的。可是,奇奇這次感冒卻特別難愈,清水樣鼻涕慢慢變成黃綠色,一直揪著自己的耳朵告訴媽媽:“耳朵痛!”

  奇奇的媽媽開始時還不以為意,以為是孩子表達不清,洗澡水又沒進耳朵怎麼會耳痛呢?但到了晚上,奇奇哭鬧不休,無法入睡,媽媽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第二天,媽媽帶奇奇到醫院耳鼻喉科檢查時,醫生發現孩子的鼓膜內陷,而且有積液,是典型的分泌性中耳炎。

  在一次感冒後發生耳內劇痛,然後耳道流膿,這就是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由於症狀明顯,容易被家長發現而得到及時治療。但奇奇得的這種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內積液引起聽力減退為主要特征,沒有細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耳部急性炎症,往往小孩子發病後只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反應較慢,很容易被家長忽視。

  中耳炎可能造成永久性聽力下降

  據了解,中耳炎也有很多種類型,是在冬春季節比較常見的耳部疾病之一。因為在冬季,日夜溫差比較大,常會誘發上呼吸道感染。俗話說七竅相通,咽鼓管就是鼻咽與耳朵交通的管道,當炎症波及到咽鼓管時,就會導致管腔狹窄或阻塞,鼓膜內就會形成負壓,耳內的黏膜受負壓影響分泌較多的液體,由於咽鼓管功能障礙液體不能及時排出,積在耳內產生中耳積液,就導致聽力下降。

  專業人士表示,像奇奇這樣的病例在門診中十分常見。據悉,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見於嬰幼兒,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主要因感冒遷延不愈,鼻窦炎、過敏性鼻炎等而誘發。另外,肥大的腺樣體也可以直接堵塞咽鼓管口,妨礙中耳和咽鼓管的淋巴引流,使咽鼓管功能改變,感染沿咽鼓管逆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患兒表現為感覺耳內悶塞,自聽增強(感覺自己說話時聲音特別大),甚至還會感到劇烈的耳痛。

  醫生指出,有部分家長對分泌性中耳炎存在認識上的誤區,有的認為只要耳朵沒有接觸過不潔的水就不會得中耳炎;有的以為只有耳朵流膿才是分泌性中耳炎,因而耽誤了治療的時機。

  分泌性中耳炎如果未能得到及時治療,耳內的液體沒有被吸收,則會導致鼓室硬化、粘連性中耳炎、膽固醇性肉芽腫等繼發疾病,造成永久性聽力下降,治療非常困難。嬰幼兒時期正是學習語言的好時間,如果因聽力困難造成語言學習障礙,就如同關上了孩子認識和感知世界的一扇窗戶,嚴重影響孩子的心智發育。

  此外,成年人也可能發生分泌性中耳炎,特別是在感冒過後,如果出現聽力下降就應及時到耳鼻喉科檢查,以免延誤治療。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