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分泌性中耳炎是青少年多發疾病
分泌性中耳炎是青少年多發疾病,應該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
據該院專家介紹,感冒、鼻炎、鼻窦炎以及坐飛機、潛水等,都可能引起青少年分泌性中耳炎的發生。因此小孩患感冒、鼻炎、鼻窦炎時應及時就診;坐飛機或潛水時,可以通過說話、吃口香糖等方法緩解氣壓變化給聽力造成的影響。如果家長發現孩子聽力異常、注意力不集中,或孩子主訴耳內有悶脹感、堵塞感及聽力減退、耳鳴等症狀,應及時就診。
感冒不愈提防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見於嬰幼兒,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主要因感冒遷延不愈,或因腺樣體肥大、鼻窦炎、過敏性鼻炎等而誘發。耳朵通過咽鼓管與鼻咽部相通,咽鼓管可以調節耳內的壓力,其外還有防御、清潔的功能。而小兒的咽鼓管因生理原因比較平和寬,上呼吸道感染後,炎症波及到咽鼓管時,形成積液。
嬰幼兒因語言表述能力差,如果出現嚴重的耳痛時還會以哭聲向家長發出警報;但如果只是感覺耳悶耳塞,耳鳴,聽力下降,家長如果不細心觀察就無法發現。梅哓峰說,這種情況家長要多注意,如感冒久治不愈後,孩子表示耳朵不適,或反復抓耳朵,情緒煩躁或對外界反應遲鈍等,家長都應該帶孩子到耳鼻喉專科檢查一下耳朵,特別是那些因反復呼吸道感染而引起腺樣體肥大的孩子,他們更容易發生分泌性中耳炎。
專家提醒:吸煙容易患中耳炎
人們都知道吸煙會直接損傷呼吸系統,但卻鮮有人知吸煙還會造成聽力下降。因為煙中的尼古丁進入血液,使小血管痙攣、黏度增加,供應內耳的微動脈發生硬化,造成內耳供血不足,嚴重影響聽力,甚至會直接造成耳聾。有調查顯示,吸煙的人會比不吸煙的人較早地喪失聽力,並且更容易患耳部感染或在大的噪音影響下聽力下降。吸煙者患中耳炎的幾率大約是不吸煙者的三倍。
除了吸煙外,長時間用耳塞聽音樂、在高分貝的環境中久呆、服藥不當等都可能會對耳朵帶來危害。楊桦主任還特別提醒,一旦出現耳內發炎時,必須立刻就醫,不可耽誤,並一直觀察到痊愈。
我們應該盡早了解中耳炎,當這種疾病出現時,給患者的生活會帶來很多困擾,平時大家需要盡早了解這種疾病
感冒難愈當心分泌性中耳炎小張同學前幾天患了重感冒,鼻塞、流涕,耳朵還有點悶。自己在家吃了感冒藥後鼻子症狀好了點,但耳朵症狀反而加重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