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疾病的出現,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比較常見的,屬於耳部疾病之一。這種疾病相對來說是比較頑固的一種只有起來非常困難,都是反反復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積極的正確的對待中耳炎疾病,要多多了解一些預防措施,也要及時的了解一些正確的治療方法,不要盲目的走入中耳炎治療誤區,那麼中耳炎疾病的治療誤區都有哪些?
中耳炎治療誤區有哪些?
一:治療中耳炎,只要吃吃抗生素就可以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主要是要治療其誘因,如鼻炎、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可用滴鼻劑中成藥抗生素等藥物,有鼻息肉、鼻腔鼻咽腫瘤、鼻咽重度增殖體肥大等要進行手術。
急性中耳炎除用抗生素外,有耳痛的患者還要用滴耳劑,鼓膜未穿孔期可用草酚甘油消炎止痛,穿孔化膿就要用雙氧水和抗生素滴劑了,加用滴鼻收斂劑可加快病情的恢復。
二:耳道“出水”流膿就是中耳炎
知道其他耳科疾病也會有“出水”流膿的症狀,如外耳道炎有時就表現耳道“出水”,伴有細菌感染時會有流膿的症狀,與中耳炎的主要區別就是前者鼓膜完整無穿孔的表現。
三:中耳炎一定有耳痛、耳道溢膿等症狀
目前臨床上已將中耳炎分成急性、慢性細菌性(化膿性)中耳炎、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膽脂瘤型中耳炎幾大類,化膿性中耳炎耳道溢膿是其主要症狀,急性期有耳痛是符合我們傳統的中耳炎概念的。
為什麼小孩更容易患中耳炎呢?
1、幼兒咽鼓管的位置比較低、平,而且管腔短、粗,哺乳時孩子的位置不對,很容易被嗆著導致咳嗽,使乳汁誤入中耳。咽鼓管軟骨部位比較柔弱,不能自行開放。中耳的免疫系統發育還不是很完善。
2、扁桃體感染後出現的水腫和增生,容易堵塞咽鼓管的咽部開口部位。腺樣體內有細菌和病毒,就會直接或者間接的引起中耳感染。
3、孩子的中樞神經正處在一個發育的階段,機體的調節能力比較弱,孩子免疫力的下降,易患上呼吸道疾病,進而影響到咽鼓管功能,引發中耳炎。
讓生話當中大家要選對正確的治療方法,這樣才能幫助病情康復。在日常生活當中多多觀察自己的身體變化一旦感覺有什麼異物進入耳朵裡,就應該及時的到正規的醫院去檢查。避免病情惡化,導致發生中耳炎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