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咽喉部常見疾病 >> 其他咽喉疾病 >> 寶寶咽炎的小兒推拿調理,媽媽你學會了嗎?

寶寶咽炎的小兒推拿調理,媽媽你學會了嗎?

  寶寶咽炎的小兒推拿調理,媽媽你學會了嗎?

  小孩子抵抗力差,因此更易受病菌侵擾,有些幼兒因頻繁感冒等患上了咽炎,吃了很多藥效果也不理想,家長還擔心有副作用。

  中醫學認為,本病多由風熱邪毒侵襲咽喉部,或胃腑素有郁熱,上沖咽喉,或虛火上炎所導致。因此治療咽炎,家長不妨試試中醫按摩。

寶寶咽炎的小兒推拿調理,媽媽你學會了嗎?

  按摩方法一

  1.患兒坐位或仰臥,家長以拇、食、中三指擠捏天突穴30~50次,然後,以拇指指腹輕輕按揉1分鐘。

  2.按揉天突穴、合谷穴1分鐘。

  天突穴:取穴時,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勢,天突穴位於頸部,當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主治打嗝、咳嗽、嘔吐、神經性嘔吐、咽喉炎、扁桃體炎、喉嚨的疾病。

  合谷穴:確定此穴時應讓患者側腕對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於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點,拇指側。再介紹一種簡易找法:將拇指和食指張成45度角時,位於骨頭延長角的交點即是此穴。

  主治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贅疣、三叉神經痛、眼睛疲勞、喉嚨疼痛、耳鳴、面部神經麻痺、口眼歪斜、打嗝等。

  這裡順便提及一下合谷穴指壓的小竅門:指壓時應朝小指方向用力,而並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壓,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此穴道的療效。

  按摩方法二

  1.患兒坐位或仰臥,家長以拇、食二指指腹按揉喉結旁1寸處,自上向下反復操作1~3分鐘。

  2.以拇指掐揉廉泉穴1分鐘,同時囑患兒做吞咽動作。

  廉泉穴:位於人體的頸部,當前正中線上,喉結上方,舌骨上緣凹陷處。主治舌下腫痛,舌根急縮,舌縱涎出,舌強,中風失語,舌干口燥,口舌生瘡,喉痺,咳嗽,哮喘,消渴,食不下。

  3.點按少商、尺澤穴10~15秒。

  少商穴:該穴位於人體的手拇指末節桡側,距指甲角0.1寸。主治疾病:咽喉腫痛,咳嗽,鼻出血,發熱,昏迷,癫狂。

  尺澤穴: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采用正坐、仰掌並微曲肘的取穴姿勢,尺澤穴位於手臂肘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桡側凹陷處。該穴上方3~4厘米處用手強壓會感到疼痛處,就是“上尺澤穴”。主治喉嚨疼痛、感冒、哮喘、手臂疼痛、心悸等。

  按摩治療的同時,可配用中成藥如珠黃散、冰硼散等外用。較大兒童,也可配合針刺放血療法。

  治療

  1.治療原則:祛邪解表,調理髒腑,清熱瀉火。

  2.手法處方:清補脾,平肝清肺,運內八卦,清天河水,推天柱骨,摩腹,推湧泉。

  3.方義:清肺,推天柱骨,清天河水——宣肺祛邪,清熱瀉火。平肝經——疏肝解郁,清熱瀉火。清補脾,運內八卦,摩腹——調中理氣,養血生津,上助肺津,下助腎陰。推湧泉——引熱下行。

  4.加減治療

  ⑴外感風寒型:加推三關,掐揉二扇門,拿風池以祛風散寒,發汗解表,三關穴是散寒之要穴;二扇門是發汗之要穴;風池穴是祛風之要穴,三穴相配,祛風散寒發汗功效較佳。

  ⑵外感風熱型:加治外感常用四大手法,揉大椎以清熱解表。

  ⑶陰虛內熱型:加揉二人上馬,補腎水,按揉三陰交以滋陰清熱。

  ⑷肺胃實熱型:加清大腸,退六腑,推脊柱以清瀉實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咽喉炎的穴位按摩治療方法

咽喉炎的穴位按摩治療方法  咽喉炎我們都知道,是我們人群中比較廣泛的一種炎症,通常危害並不像癌症那些疾病那樣嚴重

慢性咽炎偏方例選

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的慢性炎症,臨床上相當多見,主要表現為咽部疼痛、干燥、發癢及異物感,或發聲低微、聲嘶沙啞等,當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