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咽炎,喉炎,支氣管炎的鑒別
咽,喉,支氣管這三個解剖位置很臨近,局部反應後的反應,讓普通人對此模糊不清。下面,我就咽炎,喉炎和支氣管炎的區別做個簡單的闡述。
根據病毒對上、下呼吸道感染的解剖部位不同引起的炎症反應,臨床可表現為咽炎、喉炎和支氣管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腸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臨床特征為咽部發癢和灼熱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當有咽下疼痛時,常提示有鏈球菌感染。咳嗽少見。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時可有發熱和乏力。體檢咽部明顯充血和水腫。颌下淋巴結腫大且觸痛。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結合膜炎。
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流感病毒甲型、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臨床特征為聲嘶、講話困難、咳嗽時疼痛,常有發熱、咽炎或咳嗽,體檢可見喉部水腫、充血,局部淋巴結輕度腫大和觸痛,可聞及喘息聲。
急性病毒性支氣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臨床表現為咳嗽、無痰或痰呈粘液性,伴有發熱和乏力。其他症狀常有聲嘶、非胸膜性胸骨下疼痛。可聞及干性或濕性啰音。X線胸片顯示血管陰影增多、增強,但無肺浸潤陰影。流感病毒或冠狀病毒急性支氣管炎常發生於慢性支氣管炎的急性發作
小兒喉炎,又因小兒喉部神經敏感,受到刺激後會發生痙攣,加之咳嗽功能不強,不易排出喉部氣管內的分泌物,這就更容易引起呼吸困難症狀,如鼻翼扇動、吸氣時出現胸骨上提,出現“空空”樣咳嗽等症狀。若不及時處理,病情會進一步發展,出現口鼻周圍發绀或蒼白,手指及腳趾也同時發绀。故此,父母一旦聽到孩子有“空空”樣咳嗽聲時,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以便控制炎症。
小兒喉炎的特點:
①多見於幼小兒童,1歲內的嬰兒發病率最高,發病時間集中在頭年的12月份至下一年的2月份期間,絕大多數患兒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②急性喉炎起病時即有聲音嘶啞、干咳,咳嗽時發出“空-空-空”的聲音,似犬吠狀,隨後因聲門下區水腫的發展,出現吸氣不暢並伴有喉鳴音,病情逐漸加重可發生顯著的吸入性呼吸困難。
③多數患兒可有不同程度發熱,但高熱少見,大多數為輕中度發熱。由於喉阻塞與缺氧,患兒常伴煩躁不安、拒絕飲食。體檢可見面色青紫、三凹症(即吸氣時鎖骨上窩、胸骨上窩及上腹部顯著凹陷),病情尤以夜晚為重。
④直接喉腔檢查可見喉部黏膜充血、腫脹。
進入冬季寶寶咳嗽多發,就醫時醫生會說是支氣管炎等,但是診斷要有檢查化驗所以不要驚慌。
秋天雨水較少,天氣干爽,人體容易產生虛火而出現“秋燥”。重點表現為,津液不足,出現口干、
咽喉不適喝什麼茶?可多喝這8種茶水喉嚨痛一般都是咽炎引起的,咽炎的人經常感到咽部不適,稍一受涼、勞累,或講話多、較長時間沒喝水,便覺咽痛、灼熱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