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咽喉部常見疾病 >> 其他咽喉疾病 >> 咽炎咳嗽的中醫辨證論治

咽炎咳嗽的中醫辨證論治

  咽炎咳嗽的中醫辨證論治

  咽炎,屬中醫喉痺范疇,是一種常見的喉科疾病,咽部疼痛為其主要症狀,但本病常常累及氣管,因此,咳嗽也是其主要臨床表現,采用中醫辨證分型調治,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風熱:症見咽部紅、腫、痛,吞咽不利,咳嗽,痰黃稠,伴有發熱,惡寒,舌紅,苔薄黃,脈浮數。咽後壁淋巴濾泡紅腫,腫脹的淋巴濾泡中央出現黃白色點狀滲出物。

  治則:疏風清熱,利咽止咳。

  處方:桑葉、菊花、金銀花各15克,枇杷葉、牛蒡子各12克,板藍根、貓爪草各30克,黃芩、浙貝母各20克,百部、桔梗各10克,甘草5克。

咽炎咳嗽的中醫辨證論治

  2、風寒:症見咽喉微痛,吞咽不暢,咳嗽痰白,並見惡寒頭痛,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咽後壁淋巴濾泡腫脹微紅。

  治則:疏風散寒,利咽止咳。

  處方:防風、荊芥、百部、桔梗各10克,僵蠶、紫蘇葉、薄荷、甘草、細辛各6克,生姜3片。

  3、痰濕:患者體型多肥胖或長期嗜食肥甘厚味食物,常自覺咽部吞咽不利,如有痰狀,咳嗽痰白粘稠,舌淡紅、舌體胖,苔白厚膩,脈滑。咽後壁濾泡增生,黏膜肥厚。治則:化濕祛痰,利咽止咳。

  處方:半夏、桔梗、百部、昆布、海藻各10克,黃芩、浙貝母各20克,陳皮、甘草各6克,牡蛎、貓爪草、茯苓各30克,丹參20克。

  4、肝郁:患者平素情志容易激動,易怒,常覺咽中不適,如有異物,咳嗽痰難咯出。用力咳時甚至可引起嘔吐,舌邊暗紅,苔薄白,脈弦。咽部黏膜層慢性充血,後壁濾泡增生,粘液腺肥大,分泌亢進。

  治則:疏肝理氣,利咽止咳。

  處方:柴胡、甘草、薄荷各6克,白芍、浙貝母、丹參各20克,枳殼、郁金、木蝴蝶、瓜蒌、昆布、海藻、桔梗各12克,玄參、牡蛎各30克。

  5、陰虛:患者年齡偏大,常自覺咽中不適、微痛干癢並有灼熱感,常因咽癢而引起咳嗽,易受刺激引起惡心、干嘔,多在入夜加重,舌紅苔少,脈細數。檢查時咽部敏感,易引起惡心,咽後壁黏膜干燥或萎縮。

  治則:患者病程較長,治以滋陰降火,利咽止咳。

  處方:生地黃、玄參、丹參各20克,麥冬、桔梗各10克,知母、桑白皮、地骨皮、牛膝、瓜蒌各12克,薄荷、甘草各6克,牡蛎30克。若見肺陰虛加五味子斂陰止咳;若見肝腎陰虛選加金櫻子、桑椹子、女貞子、旱蓮草,滋養肝腎之陰、濡養咽喉,達到止咳的目的。煎服法:每日1劑,先用4碗水將藥浸泡20分鐘,煎至1碗藥汁,再用2碗水復渣煎至藥汁半碗,將2次煎得的藥汁調勻,分午、晚2次服用。

  根治療法:根治率很高的中醫穴位貼根治法

  中醫穴位貼可根治咽喉炎症狀,依據患者的不同症狀,一症一方現配藥貼,針對穴位直接貼上。

  穴位貼機理:佛醫除病講究辨症施醫,斷除根源,對於咽喉炎,根本的病因在於邪毒積聚喉核,除表症應消腫止痛,化解喉核積聚腫塊,經絡血液運行通暢則疼痛消失;除病根應拔毒生肌,徹底祛除淤積邪毒,修復咽喉黏膜破損上皮黏膜組織,從而在根本上康復咽喉炎,恢復其免疫功能,杜絕復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值得一看 慢性咽炎可以治好嗎

慢性咽炎能治好嗎?很多患上慢性咽炎的患者,都非常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慢性咽炎是我們的咽部粘膜、粘膜下和淋巴組織

喉炎的檢查

喉炎需做的檢查項目  耳、鼻、咽拭子細菌培養耳鼻咽喉CT檢查  1.可行咽部分泌物檢查。  2.聲啞及喉部不適感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