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窦炎 >> 鼻窦炎診斷治療 >> 有關鼻窦炎手術的一些誤解

有關鼻窦炎手術的一些誤解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耳鼻喉科最常見的臨床疾病之一。有文獻報道,在美國CRS患者占全部門診患者的1.3%。以此來估算,上海1800萬人口,CRS患者將達到20萬之多,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人群!由於會引起鼻塞、流涕、頭痛、嗅覺減退等症狀,慢性鼻-鼻窦炎不同程度地影響到患者的日常工作與生活。

  有關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療方法很多,藥物方面包括鼻用血管收縮劑、鼻噴激素、抗生素、黏液促排劑和中藥等,手術方面包括簡單的穿刺沖洗、內鏡鼻腔鼻窦手術和各種傳統的根治性手術等,缺乏統一的規范。就手術本身而言,這方面的誤解更是不少,常見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認為手術就可以根除慢性鼻-鼻窦炎。目前慢性鼻-鼻窦炎的手術大多是在鼻內鏡下來完成。實踐證明,與傳統手術相比,內鏡手術是治療慢性鼻-鼻窦炎的首選方法。但這種手術的目的是為鼻窦黏膜形態和功能的改善與恢復創造一個結構合理、通氣良好、引流通暢的局部環境,其本身並不能直接治療慢性鼻-鼻窦炎。

  其二、一定要等到慢性鼻-鼻窦炎非常嚴重了再實施手術。事實上,鼻窦炎一開始只是局限於黏膜的病變,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病情的反復加重,這種黏膜病變會波及到窦壁的骨質,引起骨炎,從而增加治療的難度和臨床治愈率。尤其一些合並鼻腔結構畸形和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手術“早做比晚做要好的多”。

  其三、把鼻息肉看得比鼻窦炎還要嚴重。慢性鼻-鼻窦炎可以伴有或不伴有鼻息肉,息肉只是炎症或過敏反應作用的結果,並不能代表慢性鼻-鼻窦炎的嚴重程度。對伴有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如果只是簡單的切除鼻腔的息肉,而不去開放鼻窦的通氣引流,那麼切息肉就形同“割韭菜”,難斷其根。

  其四、忽視手術後期的綜合治療。大量臨床實踐表明,慢性鼻-鼻窦炎的手術治療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包括手術前、手術期、手術後的多個環節。特別是手術後期持久的綜合治療非常重要,否則容易造成前功盡棄。研究發現,慢性鼻-鼻窦炎手術後黏膜與功能恢復大約需要3個月以上的時間。在這期間,開始每隔1~2周可以對術腔進行必要的處理,包括鼻腔沖洗,粘連的分離,囊泡、肉芽和息肉等新生病變的去除等等。此後間隔可以適當延長。同時藥物的使用可以調整,但不可或缺。

  總之,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手術只是綜合治療的一部分,需要醫患雙方充分認識,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戰勝疾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