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息肉 >> 鼻息肉基本常識 >> 鼻子裡長息肉怎麼辦?

鼻子裡長息肉怎麼辦?

  張先生今年53歲,是某醫院職工,4年前單位健康查體,醫生發現左側鼻腔水腫樣腫物,建議手術。因為平時沒有任何不適,用張先生自己的話‘不礙吃、不礙喝、不礙睡’,不管它。2年前,偶然出現鼻涕中帶血,醫生門診取部分腫物病理檢查為鼻息肉,手術將腫物完全切除後,病理檢查為鼻內翻乳頭狀瘤, 局部發生惡變。術後接受進一步治療,雖然目前恢復很好,仍在醫生密切隨訪中。

  鼻子裡長息肉, 醫學上稱為鼻息肉。鼻息肉是由於鼻腔內粘膜腫脹、失去正常功能形成的。感冒後, 鼻子不通氣,就是鼻腔內粘膜腫脹的結果。應用口服藥物或局部滴鼻藥物, 腔內粘膜腫脹消退後, 鼻子就會又通氣了。但是, 鼻腔內粘膜反復腫脹,就會像長期裝滿水的氣球一樣失去彈性,無法復原,形成鼻息肉。

  在鼻腔周圍有許多骨板圍成的空腔, 醫學上稱為鼻窦, 包括蝶窦、篩窦、額窦和上颌窦。有些鼻息肉的形成與這些窦腔內粘膜水腫墜入鼻腔有關。鼻息肉手術後極易復發,許多鼻息肉患者非常苦惱, 就是由於息肉的“根”在這些骨縫中, 所以有人形容鼻息肉手術像割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

  鼻息肉的表現主要是鼻子不通氣、聞不到味、講話有鼻音。出血性鼻息肉會有鼻出血的情況。當發現鼻息肉後,應當手術治療。由於鼻腔與眼、腦相鄰, 手術有一定的危險性,尤其與眼睛僅相隔很薄的骨板, 稱為紙樣板, 手術中操作不慎,容易損傷。鼻息肉手術後失明的報道並不少見。鼻息肉手術需要麻醉。可以根據醫院條件選擇全身麻醉,或者局部麻醉。一般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手術時,病人處在清醒狀態,緊張會加重疼痛,所以手術時一定要配合醫生, 不要影響醫生的判斷, 因為當手術范圍接近眼眶、顱底時, 病人會出現劇烈疼痛, 這時手術醫生的操作會更加小心。全麻手術是在麻醉醫生的幫助下,無疼痛的手術。有條件的醫院可以在全麻同時控制性降血壓,術中出血少,術野清晰,減少並發症。如果在全麻狀態下,鼻腔再給予含一定比例局麻藥及血管收縮藥配液的棉片表面麻醉,效果會更好。

  現在的鼻息肉手術是在鼻腔內操作,表面皮膚沒有切口。隨著鼻窦內窺鏡手術技術的推廣,已經成為常規手術,在良好手術條件下,有經驗的醫生可以在一個半小時,甚至半小時內完成,由於無痛苦,且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少,術後患者恢復很快。在手術過程中,醫生一般會將從鼻腔、鼻窦切除的病變組織放入盛有生理鹽水的碗中,如果發現切下的組織在碗中漂浮,往往為脂肪組織,提示損傷了眼眶紙板,術後患者會眼眶周圍皮膚出現紫色影,臨床上稱為‘熊貓眼’。隨著醫學的發展、CT 的應用,醫生在手術前可以明確鼻息肉與眼、顱底的關系,手術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預防鼻息肉的發生是避免鼻息肉痛苦的根本。首先, 減少感冒, 避免鼻腔粘膜反復水腫。與鼻息肉關系密切的疾病是過敏性鼻炎。此類病人常在每年的某個季節、聞到某種氣味或遇到冷熱空氣變化時, 出現鼻子癢、打噴嚏、流清涕等症。在醫院,醫生常遇到鼻息肉、哮喘、對阿斯匹林(退燒藥) 過敏同時存在的病人,稱為阿斯匹林三聯征。鼻息肉手術後的病人, 應該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定期到醫院檢查, 醫生發現小的黏膜水腫,會及時去除, 避免再次大手術,沒有一個醫生能夠擔保鼻息肉手術後不復發,但是通過術後細心護理,可以將復發率降到最低。此外,術後患者感冒後應該及時用藥,防止鼻窦炎產生的膿液局部刺激所引起鼻息肉復發……

  鼻子不透氣的病人,醫生如果發現鼻腔裡面長東西,不一定都是鼻息肉。除可能為鼻息肉外,不同年齡的人有其他疾病可能,。嬰幼兒的腦筋膜腦膨出, 青年人鼻咽纖維血管瘤, 中年、老年人的鼻內翻乳頭狀瘤, 甚至有些為鼻癌、鼻咽癌、鼻息肉局部發生惡變的病人, 都可能被誤診。所以, 手術切除的‘鼻息肉’樣組織一定要做病理檢查, 以排除惡變的可能性。尤其單側鼻腔腫物的患者,醫生在手術前往往取部分腫物切片化驗,由於可能出現鼻腫瘤合並鼻息肉,或者鼻息肉深部組織惡變,或者病變較深,僅為病變組織表面覆蓋的鼻腔水腫黏膜,術前活檢結果僅供參考,最終治療方案依據手術最終病理結論。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