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為一常見疾病,多見於成年人,兒童很少發生。鼻息肉可為單發性或多發性;可發於一側,亦可兩側均患之,多數患者為多發性及雙側性。
鼻息肉的形狀雖像腫瘤,但並非真性腫瘤。其發生主要與炎症刺激有關,特別是變態反應的炎性刺激,最常見於變態反應性鼻炎和鼻窦炎的患者。在變態反應的刺激下,鼻腔和鼻窦黏膜發生極度充血和水腫,使組織間隙擴張而發生息肉。
早期經適當治療,水腫可消退,鼻息肉亦可完全消失。若治療不當,黏膜發生極度充血和水腫,鼻腔內可見一個或多個表面光滑、呈灰色或淡紅色、半透明的新生物,猶如新鮮荔枝肉狀或形成半透明葡萄狀物。觸診時覺柔軟,可移動,不易出血,病人不感覺疼痛。
單獨的息肉,多從上颌窦內長出,有長蒂通過窦口墜入後鼻孔或鼻咽腔,成為後鼻孔息肉。息肉來自鼻腔和鼻窦的黏膜稱為水腫型息肉;血管豐富、易出血的息肉為出血型息肉;長期受刺激或並發感染,繼而纖維組織增殖肥厚稱為纖維型息肉。鼻息肉好發生在中鼻道及篩窦,因為此處黏膜結構比較疏松,少數由其他處長出,如中鼻甲下緣、下鼻甲後端、上颌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