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鼻部常見疾病 >> 鼻息肉 >> 鼻息肉基本常識 >> 鼻息肉患者手術之問答

鼻息肉患者手術之問答

鼻息肉(nasal polypus)是常見疾病,多見於成年人,好發於中鼻甲游離緣、篩窦、篩泡、篩骨鉤突、半月裂孔及上颌窦口等處。

它以進行性鼻塞為主,隨息肉緩慢長大,逐漸成為持續性鼻塞。常伴有鼻窦炎,使鼻涕增多。可有嗅覺障礙及頭痛等症狀。可單發或多發,單側或雙側,多數為多發性及雙側性。息肉生長過大時,外鼻可發生畸形,鼻梁變寬而膨大形成“蛙鼻”。懸垂於後鼻孔的單發性息肉,稱後鼻孔息肉(choanal polyp)。並發症常伴有鼻窦炎,使鼻涕增多。

治療鼻息肉大部分情況下以鼻息肉摘除術進行治療,現將鼻息肉患者在手術前、後經常遇到的問題歸納如下:

一、鼻息肉手術前後應如何進行護理?

術前護理

1.做好心理護理熱情接待患者,詳細介紹病室環境及責任醫師、護士,並妥善安置;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感受,針對原因做出具體指導;鼓勵患者與同室的患者交談,轉移其注意力並使其盡快適應環境;耐心地向病人介紹治療的目的及手術方法,並向病人介紹成功的病例,消除病人因環境改變、擔心手術效果、疾病困擾而帶來的焦慮情緒,使其增強對手術治療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態配合治療。

2.術前常規檢查全面評價病人體質是否能耐受擬進行的手術。手術前一日剪鼻毛,勿損傷粘膜,以防傷口感染。無論做哪一項操作,都應向病人解釋清楚其目的是什麼,以免造成病人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術後護理

1.飲食術後應給予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流食、半流食,以增加機體抵抗力,防止感染。飲食宜溫涼,避免過熱、過硬損傷粘膜引起傷口出血。

2.體位保持良好的體位對術後恢復起到關鍵作用,如采取半臥位可減少頭部充血、出血,且便於分泌物吐出,減輕局部腫脹。術後二日適當活動,對於緩解疼痛、增強身體抵抗力尤為重要。

3.囑患者將口內分泌物輕輕吐出,不宜用力咳,更不能咽下,以免引起胃部不適,導致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術後當天給予局部冷敷,促使血管收縮,減少出血,減輕疼痛和腫脹。囑病人多次少量飲水,濕潤口咽部,或術後於患者口部蓋濕紗布以濕化吸進的空氣。

4.嚴密觀察鼻腔堵塞物有無松動脫出,囑患者若紗條脫出,切勿用手拉出,應及時報告醫生處理。患者出現陣發性噴嚏、咳嗽時應指導其張口深呼吸,以免堵塞物脫出引起出血。

5.疼痛護理指導患者做深呼吸,以放松肌肉,或用聽音樂、看書、與患者交談等方法分散患者注意力,必要時適量應用止痛藥物以緩解症狀。

6.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正確應用抗生素及止血藥物,同時注意觀察患者鼻腔內是否有血性分泌物及口腔分泌物的顏色,發現異常要穩定患者情緒並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二、用激光手術能根治鼻息肉嗎?

激光是利用高溫將所見到的病變組織氣化、炭化。如果鼻腔單個息肉或者它的蒂柄清晰可見,則利用激光手術可體現出激光治療的特點,如出血少、術後不需做鼻腔填塞。若是滿腔息肉,一般先采用圈套器摘除息肉待後再輔以激光手術。因此鼻息肉激光手術也不是根治性手術。

三、鼻內窺鏡手術的效果怎樣?

鼻內窺鏡手術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新手術方法。它采用冷光源配有不同角度的視角鏡,使鼻腔內各部位的照明度和可見度增強。手術主要是去除鼻腔外側壁的所謂鼻道窦口復合體處的阻塞,使各鼻窦的通氣和引流得以恢復,而窦內黏膜可以保留。有些部位如上颔窦限於角度的關系,內下方的病變組織無法去除,所以它同樣亦屬於一種功能性手術。手術的療效與手術病例的選擇、手術者技術操作熟練程度與術後處理有關。所以在術前需做鼻窦CT掃描,了解各窦病變的嚴重程度,掌握既往手術的情況尤其是篩窦與鼻息肉手術史,鼻腔檢查有無鼻中隔偏曲,再結合各地開展此手術的技術設備條件綜合考慮決定。

 

四、鼻息肉摘除術後為何又復發?

原因有三:

(1)鼻息肉好發於鼻腔中鼻道、篩泡、鼻頂部與上颔窦及篩窦,並非都局限於鼻腔,因此僅僅用圈套器摘除鼻腔所見息肉及其蒂部顯然是不徹底的。加上鼻腔鄰近復雜的解剖部位,術者亦難以“徹底”手術,以免發生並發症。

(2)鼻息肉發生的原因,常見的是炎症刺激黏膜逐漸形成,也有因變態反應引起的。手術時摘除息肉,僅起到改善鼻通氣促進窦腔分泌物的引流,其致病原因依然存在。因此在術後要隨訪,結合鼻窦炎或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是很重要的,即病因治療。

(3)手術殘留。有的在術後不久即見一個個完整的息肉,有些學者認為這不能當做“復發”,因為手術摘除息肉的根部應該結痂上皮化呈疤痕,而所見的完整息肉不是復發而是因摘除了外部息肉,生長在窦腔(尤其是篩窦內)息肉跌落下來,宛如打擂台一樣,前者跌落後者跟上。故鼻息肉摘除術不是一種徹底的根治性手術。

五、患有鼻息肉,該怎麼辦?

首先要弄清楚三個問題:(1)病因是變態反應還是炎症;(2)既往鼻息肉手術史;(3)鼻息肉是多發抑或單發,是否影響鼻窦引流。其次再考慮怎樣處理。

現提出一些意見供患者參考:(1)因變態反應所致的鼻息肉,以傳統方法摘除,術畢局部噴霧含丙酸仿氯松氣霧劑或用激光手術加術後病因治療;(2)由於鼻窦炎症引起的多發性小息肉而窦腔病變不嚴重者,則以鼻內窺鏡手術為主加術後抗炎治療;(3)由於炎症所致的單發性息肉且蒂柄可見者,以激光手術加術後抗炎治療;若是多發性且已多次手術摘除,或窦腔病變嚴重者以鼻窦根治術加鼻息肉摘除術加術後抗炎治療為主。不管采用何種方法去除息肉,術後病因治療極為重要。再者對術後反復復發的一側性息肉,年齡在40歲以上者,檢查或手術時易於出血、組織脆,或有潰瘍壞死者,應及時做病理檢查除外惡性變。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