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易發生在篩窦、中鼻甲游離緣、中鼻道內的鉤突、半月裂及上颌窦窦口等處。小息肉位於鼻頂部者多來自篩房,因為此處黏膜結構比較疏松。較大息肉常位於總鼻道,一般都有細長的莖蒂,狀如葡萄,光滑呈淡紅色或灰白色如荔枝肉,絕大多數為多發性。
少數由其他處長出,如中鼻甲前端,其外表與息肉相似,但可觸到骨質。下鼻甲息肉樣變常見表面水腫凹凸不平,如桑椹樣變。少數早期鼻息肉可在抗變態反應的治療下隨著水腫的消退地卡因表麻下,用而全部消失,晚期需行手術治療。可1%在鼻息肉圈套器摘除,亦可用尖頭篩窦咬鉗緊緊咬住息肉根部切除。
如由中鼻甲長出,應將息肉及部分中鼻甲切除。也可采用冷凍手術摘除鼻息肉,如鼻息肉並發鼻窦炎,可在鼻內窺鏡下,摘除鼻息肉並行鼻窦開放術,以減少鼻息肉的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