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護理保健 >> 耳部護理 >> MP3致耳聾 15歲少年追悔莫及

MP3致耳聾 15歲少年追悔莫及

  當音樂成為一種時尚時,不僅帶給我們聽覺的享受,而且也提升了自己生活的品位。不知何時,戴著耳朵聽音樂的人越來越多,同時,播放音樂的電子產品也在不斷升級,由MP3到音樂手機。但是,也帶給長期帶耳機聽音樂的人一些困擾:耳朵不舒服。39健康網編輯特意咨詢了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耳鼻喉科田廣永主任,田廣永主任指出:長期聽隨身聽(例如MP3),耳朵承受高音量,很有可能會導致聽力受損。

  美好的音樂背後暗藏疾病隱患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耳朵則是開啟智慧的鑰匙。耳聾會隔斷一個人與外界的交流,並且由於失聰而導致語言及學習障礙,進而導致智力下降……據世界衛生組織估算,全世界有輕度聽力損失者近6億,中度以上的聽力損失者2.9億,我國患有耳聾、耳鳴、聽力障礙的人數已達2780萬。據了解,近年來,因聽力損傷就診的患者已占專科門診量的3%,並呈逐年上升趨勢。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耳鼻喉科田廣永主任介紹說,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選擇自我娛樂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特別是一些追求時尚的年輕人,MP3、MP4等播放器不離身,耳機一直塞在耳朵裡,為了享受震撼的音樂效果,音量放到很大很大,日久天長,會對聽力造成嚴重的的損害,極易導致神經性耳聾,到了老年雙耳聽力會嚴重退化。然而,當人們還沉浸在MP3所帶來的悅耳的音樂中時,它本身潛在的危害也逐漸暴露出來。

  因聽音樂中學生患聽力障礙的人數不斷增加

  十五歲的蕭磊酷愛流行音樂,平時MP3不離身。走路、吃飯、甚至連做作業、睡覺都戴著耳機。他感覺這樣很惬意、很酷,在完美的立體聲及重低音的節奏中,陶醉在美妙的音樂裡,不用再聽外面的紛亂嘈雜的聲音,暫時忘卻了讀書的枯燥。

  直到有一天他感覺聽力下降,上課時總聽不清楚老師講的內容,這才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耳鼻喉科就診。看著醫生下的噪聲導致的“神經性耳聾”診斷結果,蕭磊追悔莫及。原來他長期佩帶耳機大音量地聽MP3就是致病的直接原因。

  一項調查發現,逾四千名受訪中學生中,有一成五出現輕度聽力障礙。有專家指出,現時二、三十歲年輕人聽力提早退化,較五十年前同年紀的年輕人,聽力相差近十個分貝,戴助聽器人士將有年輕化趨勢。

  目前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已經接診了多例因MP3造成聽力損傷的患者。用耳機長時間聽MP3,會對聽覺神經的末梢產生刺激,引起聽覺神經異常興奮,容易損傷內耳嬌嫩的聽覺細胞;此外,當耳機接近鼓膜,能將聲音信號提高9分貝左右,長久下去會對鼓膜造成傷害。

  位於內耳的毛細胞負責傳導聲波,震壞一個就會少一個,不會再重新再生,如果毛細胞數量持續下降,就會對聽覺造成不易察覺的慢性傷害,最為嚴重的將導致永久性失聰。過度使用MP3、手機耳塞等已成為導致年輕人聽力受損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專家指導:喜歡戴耳機聽音樂者如何預防耳聾

  為預防耳聾, 田廣永主任提醒大家,切莫不可過多地長時間聽MP3。臨床研究已經證明,過多使用耳機即使不導致耳聾,也會引起聽力出現不同程度下降。

  平時聽MP3時最好戴罩式耳機,這樣能屏蔽掉較多的外界噪音,並應避免音量過大引起聽力損傷。另外,保護耳朵也應該像保護眼睛一樣,最好能堅持“60、30”原則,即音量不要超過耳機總音量的60%,每次時間不超過30分鐘;盡量把音量調低,聽一段時間後把耳機取下,輕輕揉一揉,放松一下。當雙耳發出“嗡嗡”不適聲音時,表明聽力神經已受傷,要盡快就醫。

  在持續勞累後,要保護耳朵不受外界嘈雜環境的音響刺激。由於突發性耳鳴、耳聾是一種很難治愈的疾病,目前常用的治療方法是增加內耳細胞的血流量,提高氧攝取,但通常效果並不十分明顯。針灸可以幫助疏通經絡、改善內耳功能,但對不同患者的治療效果也有差異。

  已有多年豐富臨床經驗的田廣永主任認為,最好的預防方法是警惕突發性耳聾的先兆,當連續熬夜或身心疲憊、精神緊張的時候,如出現耳鳴、眩暈、惡心、嘔吐等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專科就診。由於20至40歲是突發性耳聾的高發年齡,因此應引起高度重視。臨床觀察發現,14歲以下的耳聾患者的病情極易波動,在此階段及時治療最為理想。

  對耳聾患者要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要查找病因進行徹底治療,最大限度地恢復聽力。

推薦閱讀:

  寶寶說話晚並不是“貴人語遲”

  職場壓力大易患突發性耳聾

  愛耳小貼士:11招教您防耳病

  告別耳鳴選擇中藥有訣竊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疑掏耳朵導致破傷風 27歲小伙一度生命垂危

  過年本是團圓的日子,但27歲的陝北小伙闫小義卻因出現脖子僵硬,身體不時抽搐等症狀

頻繁掏耳朵或會引發癌症?

  案例一:年輕白領曉雲(白領)很注重自己的形象和衛生,每天都會掏耳朵,連續一個月後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