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護理保健 >> 日常保健 >> 鼻咽癌放療並發症的預防及護理的體會

鼻咽癌放療並發症的預防及護理的體會

  鼻咽癌放療並發症的預防及護理的體會

  1鼻咽癌的護理措施簡介

  心理護理

  鼻咽癌患者對放療往往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精神壓力,常因對病情不了解和對疾病的恐懼而出現焦慮、抑郁、拒絕等心理,對治療缺乏信心,這些負面情緒對機體免疫功能有不良影響,而加速病情的惡化。因此,治療我們有必要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疾病的特點、治療方案、治療效果、放療早期反應及護理等,在護理患者時應耐心關心體貼患者,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並采取不同方式解決患者的各病情。並向患者介紹放療醫師及設備,耐心細致地向患者講解放療前的注意事項,檢查目的。如進行血常規、肝腎功能檢查,並說明目前鼻咽癌的各種治療中,放療效果較好,治愈率較高,仍是全世界的主要治療手段,使患者對治療充滿信心。

鼻咽癌放療並發症的預防及護理的體會

  皮膚護理

  皮膚損傷與照射劑量、照射面積、放射源有關。一般照射1O次後皮膚開始發干,有癢感,脹痛感,隨著照射次數的增加,逐漸出現膚色變深、變黑、脫屑,嚴重者出現水疱、潰爛化膿。I度、Ⅱ度皮膚反應的患者不需要停止放射治療,放療結束2周後,症狀可自行消失,但必須采取保護性措施,嚴密觀察局部皮膚反應情況,以防程度加深,對皮膚癢者,應分散其注意力,囑其用溫水軟毛巾擦洗局部皮膚,不能用手抓或撕脫局部皮膚,給予無刺激性軟膏外塗。Ⅲ度和Ⅳ度患者立即終止放射治療。如果發生Ⅲ度皮膚反應,應該分別在放療結束後5h和8h皮膚出現水疱,立即消毒水疱,用無菌注射器抽出滲液,在創面上敷無菌凡士林紗布,保護局部皮膚,並留取滲液和表皮組織做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盡早靜脈使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在水疱吸收後,即采用暴露創面療法,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外塗美寶燙傷膏,1周後滲液明顯減少,待臨床治愈後可繼續治療。

  口腔護理

  由於放射線容易造成唾液腺損傷,導致口腔黏膜充血水腫,解決口腔黏膜反應是最重要的一環。為使這些症狀減輕,可常備一飲水瓶,經常濕潤一下口腔,每天飲水量在2500ml以上。有咽干痛,下咽痛,隨放療量遞增而加重,嚴重的可致滴水難咽。可見鼻咽、口腔、口咽黏膜尤其是軟腭、腭弓、咽後壁一帶充血、糜爛出血、白膜形成。多數患者可以耐受繼續放療,可給大量維生素B族、維生素A、維生素E等口服,進高蛋白飲食,囑患者保持口腔清潔,常規用口樂漱口水含漱,做好解釋,給予心理安慰,待放療縮野後逐漸減輕或消失。

  飲食護理

  針對患者出現的胃腸道反應,護理人員向其講解營養與疾病恢復的關系,鼓勵患者進食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食物,如:瘦肉、豆類、牛奶、魚蛋類等,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創造好的進食環境,以增進患者的食欲,多吃新鮮蔬菜及水果,少吃油炸、腌制、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患者進食少或不能進食,可靜脈補液或給予胃腸外營養。通過正確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加強抵抗力,以保證放療按計劃完成。

  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損傷的護理

  放射性食管炎主要症狀為吞咽疼痛、吞咽困難、胸骨後疼痛或燒灼感。常在放療後2周開始出現並逐漸加重,4周後逐漸減輕。給予口服復合維生素B,用慶大霉素8萬U加地塞米松5mg霧化吸人,指導患者做好自我保護,多飲水,宜選用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質或軟食,餐後飲溫開水沖洗食管,忌食粗糙、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口腔衛生保持口腔清潔。而放射性肺損傷表現為咳嗽、發熱、呼吸困難、肺部聽診干濕哕音,常發生於放療後2個月內,按醫囑用皮質激素等對症治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征,協助做好生活護理,注意保暖,預防感冒,以免加重急性放射性肺損傷。

  2鼻咽癌放療並發症的預防

  加強功能鍛煉

  因放療後,可引起頭頸部颢颌關節功能障礙,有時可出現張口困難、頸部活動受限。為了預防這些並發症,我們指導患者不定時按摩咬牙合關節和做叩齒運動,最便捷的方法是囑患者多說話,加強咬牙合關節運動,注意勞逸結合,生活有規律,可做些早操、氣功等以提高身體免疫力。

  放療期間的健康教育和康復指導

  護理人員向患者提供全面正確的醫療信息,利用醫學報刊、書籍、卡片、圖解等方式,向患者介紹有關鼻咽癌知識和疾病相關的因素,講解情緒與疾病相關的因素,將放療的治療方案、療程、放療反應、放射皮膚的保護,個人衛生、飲食、休息、情緒等注意事項,逐項介紹給患者,使他們心中有數。針對不同病情、不同知識水平的患者,從飲食營養、皮膚護理、功能康復鍛煉、自我保健等方面進行宣教,耐心解答患者的各種健康咨詢。鼓勵患者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適度鍛煉,以有利於康復。嚴重的放射性皮炎是導致放療中斷或失敗的重要原因,97%的癌症患者家屬有悲觀、焦慮的心理,因此,應將患者的病情、治療信息及預後真實告知家屬,以減輕和消除焦慮,並取得家屬的配合,教育家屬不可在患者面前流露悲傷情緒。

  鼓勵患者說出不良情緒,並讓其有傾訴發洩的機會,感情宣洩法可以增強患者的心理、社會適應能力,從而減輕焦慮,提高生活質量。針對患者的個體情況、確定的照射范圍、照射劑量和照射療程制定護理計劃,加強放療知識宣教力度,強調積極預防是減少放射性皮膚反應的重要環節,使患者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正確對待放射治療,積極配合,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3結語:

  根據不同治療階段心理需要的不同,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積極預防不良反應;嚴密觀察放療後出現的皮膚反應、口腔黏膜反應和胃腸道反應、放射性肺損傷、放射性食管炎等不良反應,給予及時正確地處理和提供熱情周到的護理服務,針對患者的護理問題進行有計劃、有目的心理干預和健康指導,給患者多的鼓勵和心理支持,使患者能以最佳的心理狀態積極樂觀地配合治療。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