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護理保健 >> 日常保健 >> 媽媽需要對寶寶聽力進行觀察

媽媽需要對寶寶聽力進行觀察

   彌補先天聽力障礙

    有人天生就有聽力障礙,如果能夠在出生時就發現這一點,並且在學會說話前就接受正確的干預和訓練,那麼就有可能和平常人一樣生活。   媽媽需要對寶寶聽力進行觀察     人生的第一個聽力檢查     正常新生兒中,出現雙側聽力障礙的幾率為0.1%~0.3%,其中重度聽力障礙出現的幾率為0.1%,如果是經過重症監護病房搶救的新生兒,出現聽力障礙的幾率將會提高到22%。因此,有的寶寶一生下來就有聽力損失,如果沒人發現,那麼他/她就將失去最好的干預時機。幸好,現在我們可以在新生兒還不到1個月的時候就對他們進行聽力損失篩查。先進的儀器可以檢查寶寶給大腦傳遞聲音的神經電信號是否正常,這是完全無痛的。即使明確診斷為永久性聽力損失的嬰幼兒,如果在他們出生後6個月內開始進行科學的干預和康復訓練,那他們也可以像普通人一樣過完一生。否則,他們可能面對語言發育、教育、就業和婚姻中的一系列問題。我國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工作。     胎寶寶在媽媽子宮內時就有可能因為宮內感染或者藥物導致聽力受損。巨細胞病毒、風疹病毒、疱疹、梅毒、弓形蟲病等感染有可能損害胎寶寶的聽力;如果媽媽在懷孕期間接觸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和新霉素等耳毒性藥物,也有可能傷害胎寶寶的聽力;另外,輻射也有可能傷害胎寶寶的聽力。媽媽在懷孕的時候如果有以上情況,那麼在寶寶出生後,應該特別注意檢查和觀察寶寶的聽力狀況。     媽媽需要對寶寶進行觀察     如果寶寶沒有做過新生兒聽力篩查,那麼媽媽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應該注意觀察寶寶的聽力是否正常。     寶寶0~28天:當聽到平緩的聲音時,會睜大眼睛、皺眉、微笑,活動減少,表現安靜;聽到突然出現的較大聲音時,會出現顫抖等受到驚嚇的動作;聽到親切或熟悉的聲音,會停止哭鬧,喜歡聽高音調的聲音和媽媽的聲音。     寶寶1~3個月:當大人用語言引逗時,寶貝能夠聽到,並做應答式的回答,如發出“哦”、“啊”、“唉”等聲音;聽到柔和、悅耳的音樂時,會開心地笑並安靜下來;聽到刺耳的聲音,如噪音、打擊樂等,會躁動不安。     寶寶4~5個月:即使看不到媽媽,但只要聽到媽媽的聲音,他就會安靜下來或笑起來,把頭或眼睛轉向媽媽發出聲音的方向;如果遭到呵斥或責罵,寶寶會流露出害怕的表情;對發聲玩具很感興趣。     寶寶5~6個月:能感知習慣的語音,並知道自己的名字,爸爸媽媽叫他的名字時,會轉向呼叫者,並通過微笑表示應答。寶寶越大,對聲音的反應越大、速度越快。如果在寶寶背後一米發出聲音,例如搖晃能發出聲響的玩具、拍手或者叫寶寶,他都沒有反應,那麼他的聽力可能有障礙,最好能夠立即帶寶寶到醫院進行檢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急性喉炎的護理措施需要注意八點

急性喉炎患者的護理措施如下:  1.立即建立靜脈通道,給予足量的抗生素和激素,補充液體及營養,防止全身衰竭。  

過敏性鼻炎患者在生活中吃什麼對治療有幫助

專家提醒,秋季是過敏性鼻炎高發季,早晚溫差大,易發鼻炎的朋友要注意保暖,加強鼻部保健,遠離過敏原,加強飲食保健對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