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護理保健 >> 日常保健 >>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和治療原則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和治療原則

  分泌性中耳炎的發病原因主要是咽鼓管功能不良、感染以及變應性和免疫性反應所引起。咽鼓管是中耳通過鼻咽部與外界的唯一通道,具有調節鼓室內氣壓、保持與外界氣壓平衡、清潔防御和防聲功能。這些生理功能是依賴清醒時咽鼓管每分鐘開放1次、睡眠時每5分鐘開放1次來完成的。如1小時無吞咽動作或咽鼓管關閉1小時,中耳內將出現15~20毫米汞柱負壓。由於咽鼓管本身或周圍器官的病變,使其調節功能發生障礙,中耳腔內氣體被吸收後形成負壓,中耳腔黏膜中的靜脈擴張,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清漏出或滲出,積聚於中耳,即形成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原則是:清除中耳腔積液,恢復咽鼓管功能,清除病因病灶,重視變應性和免疫反應性治療,防止復發。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一種常見病,也是早期診斷比較困難、晚期治療比較棘手的頑固性病症。國內統計分泌性中耳炎占耳鼻喉科門診病人的2.28%~4.96%;中小學生發病率達4%~18%。美國每年小兒因患分泌性中耳炎而手術者達100萬人次以上;其南部有82%的小兒患過1次分泌性中耳炎,50%達3次以上,25%達6次以上,68%小兒在2歲前有過首次發病。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中耳炎患者的日常謹記

中耳炎患者大多都存在著聽力問題,並且此疾病好發於兒童,在發病後往往會影響寶寶的生活,聽力不佳,那麼就會影響寶寶的

入秋時節警惕過敏性鼻炎!

入秋以來,氣溫變化無常,秋雨燥風頻襲,許多秋季常見病開始復發,河南省中醫院門診部耳鼻喉科、呼吸內科人流量明顯增多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