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為宗脈之所聚”,十二經脈皆通過於耳,所以人體某一髒腑和部位發生病變時,可通過經絡反應到耳廓相應點上。經常按摩耳部能疏通經絡,運行氣血,調理髒腑,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人體各部位在耳廓的分布好似一個倒置的胎兒,具體投射區按摩方法如下:
1、耳甲腔的上方凹陷叫耳甲艇,按摩此處有助消化,並有強腎健脾之功。
2、耳廓的外周耳輪相當於軀干四肢,耳輪頂端凹陷處叫足趾,頸肩腰腿痛患者宜多按壓耳輪。
3、將耳輪向耳屏對折時,耳廓的上緣為上尖端處,按摩此處有退熱、鎮痛、消炎、降壓的作用。
4、耳垂相當於面部,當內火上炎而致齒耳腫痛,或面部生疖時,可用雙手拇指揉捏耳垂,直至雙耳發紅發熱。每日2次,經常按捏耳垂,還有美容養顏作用。
5、正對耳孔開口處凹陷叫耳甲腔,此處相當於胸腔內髒器官,經常刺激這個部位,對心腦肺和血液系統有補益作用。具體做法是:將食指放到耳孔處,拇指放到耳的背面對捏即可,每日3次。
很多家長不知道為什麼寶寶會患上小兒急性中耳炎,看小編下面一個例子沒准你就懂了。 為了不讓寶寶含手,瑤
護理寶寶聽力的方法喂奶要半坐位優先 寶寶的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平時,咽鼓管在鼻咽部的出口受周圍組織擠壓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