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鼻喉百科知識 >> 耳鼻喉治療 >> 關於治療 >> 精神性失音的中西醫論治

精神性失音的中西醫論治

  精神性失音亦稱癔病性失聲症、癔病性失音、功能性失聲症等。多因精神過度緊張,或受到強烈精神刺激後突然發生。以青年女性居多。

  中醫稱肝郁失音,在古代文獻中屬瘖、暴瘖等病證范疇。《景岳全書》卷28說:“凡五髒之病皆能為瘖,如以憂思積慮久而致瘖者心之病也;驚恐憤郁瘁然致瘖者,肝之病也。”

  【病因病機】

  西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與精神、情緒有關。此類病人多有體弱、貧血、神經質、容易精神緊張和激動,當驚恐、發怒、憂慮、悲傷等是為誘因,以其引起患得過度精神緊張、情緒劇烈波動,導致發病。巴甫洛夫將神經活動分為三個系統,即皮質下系統(本能活動)、第一信號系統(條件反射活動)、第二信號系統(智能話動)。其用“病理惰性”的概念解釋癔病病人產生病理現象的機制為:當病理惰性抑制集中於第一信號系統運動覺分析器時,則引起運動的抑制。因此,其病理機制可能是大腦皮層功能脆弱,在遭受過強刺激時,容易出現“超限抑制”,引起皮層與皮層下部位相互關系的障礙,皮層下活動與第一信號系統占優勢,導致大腦皮層對皮層下中樞的控制減弱,從而使喉部肌肉失去中樞的控制而產生失音。

  中醫學認為,喉屬肺竅,聲戶司發音,聲戶的開合運動與氣機和心神關系密切,而肝主疏洩氣機。故其病因病機主要有:(1)肝氣郁結:暴怒傷肝,或情志不舒,肝氣郁結,氣滯痰凝,阻滯喉竅,聲戶開合不利,發為突然失音。(2)心虛肝郁:因憂思、悲傷過度,耗損陰血,心肝失養,氣機不利,聲戶開合不利,發為突然失音。

  【診斷要點】

  1、病史:發病前多有精神過分緊張或精神受刺激病史。

  2、症狀:突然發聲障礙,或如耳語“噓噓”聲,而在咳嗽、哭笑時聲音正常。發聲的能力可以驟然回復正常,也可突然復發。

  3、檢查:喉鏡檢查可見聲帶形態、色澤正常,吸氣時聲帶能外展,但在發“衣”音時聲帶內收不能達到中線位,聲門可有從前至後的裂隙,或在剛一靠攏的瞬間又復外展。囑其咳嗽時,可見聲帶能向中線靠攏。亦有病人主訴為夫音,但檢查中卻能在吸氣時發音,而非正常狀態下的呼氣時發音,並見室帶活動異常,發音時過度內收達到中線位而掩蔽聲帶,影響聲帶在中線位靠攏。此種情況屬於癔病性聲調異常——室帶運動過強症。

  4、鑒別診斷

  (1)聲帶癱瘓:聲音嘶啞狀,由於喉的運動神經麻痺所致。喉鏡檢查時見聲帶處於旁正中位而不能內收、外展,或僅能內收而不能外展。多有喉返神經損傷病史或外感病史。

  (2)喉肌肌病性麻痺:由於喉部炎症、過度用聲、重症肌無力、皮肌炎、多發性肌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喉肌麻痺,往往有相應病史,並出現聲音嘶啞,檢查時根據不同喉肌麻痺,出現相應的體征,如單側甲杓肌麻痺,聲門裂可呈前月形裂隙,雙側麻痺時呈梭形裂隙;環杓側肌麻痺時,聲帶固定於輕度外展位,聲帶不能內收,雙側麻痺時聲門呈大梭形裂隙;杓間肌麻痺時,聲帶突處呈三角形裂隙;環杓後肌麻痺時,患側聲帶固定於正中位,健側聲帶可越過中線而擠壓患側。

  (3)喉肌疲勞(喉肌弱症):聲帶色淡,松弛無力,發聲時聲門一般呈梭形或長三角形裂隙居多,或呈弓形裂隙;亦有聲門閉合尚可,但聲帶松弛、張力不夠者。

  【治療】

  一、心理療法

  1、擬診為精神性失音後,在建立病人對醫生信任的基礎上,向病人說明所患失音病症完全可以治,使病人建立必愈的信心,然後施以暗示療法,多可奏效。

  3、醫生對病人采用解釋、安尉、鼓勵等方式以幫助病人消除思想顧慮,緩解緊張情緒,化解矛盾,撫平心理創傷,特別是讓病人加強意志鍛煉,性格開朗。同時對家屬給予解釋、指導,取得其配合,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

  二、暗示療法

  1、間接喉檢查療法:在進行間接喉鏡檢查時,有意識地將病人舌頭用力拖住使其有不適感而發出喊叫聲;或在間接喉鏡下囑病人做深呼吸,並反復咳嗽,發“衣”長音。如此反復,多可恢復正常。檢查結束後,囑其數1、2、3、4……數字,並講簡單詞句,直至與其交談,即可恢復正常。

  2、物理療法:可采用同步電刺激或強感應電刺激等多種方法。

  3、體針法:常用合谷、聽宮、聽會、廉腺、湧泉穴、聚泉穴,多可奏效。針刺聚泉穴(舌背正中前2/3和後1/3交界處)時,向後斜刺,邊捻針,邊囑發音,常能見效;針刺湧泉穴,強刺激,使其劇痛而叫喊,其聲即開。或在頸前任選一穴均可。亦可辨證取穴:肝氣郁結證亦可取太沖、內關、陽陵泉、廉泉、天突,瀉法,不愈,刺身柱;心虛肝郁證取少海、通裡、行間、廉泉、天突;或針刺心俞、神門、內關、廉泉;兼腎虛者加刺太溪。平補平瀉,留針15~20min,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或選肝俞、心俞、神門、內關等穴,每次2~3穴,用平補平瀉,留針15~20分鐘。辨證取穴對本病也具有調理髒腑功能的輔助治療作用。

  4、耳針法:肝氣郁結證取肝、腦、口、咽喉、膽;心虛肝郁證取心、肝、脾、口、腦。王不留行貼壓,2天1次,5~10次為1療程。本法也具有調理髒腑功能的輔助治療作用。

  5、穴位注射:取天突穴或廉泉穴,或阿是穴(頸前皮下任何點),用2mL注射器針刺要領進針得氣後,用普魯卡因、維生素B1、注射用生理鹽水、山莨菪鹼注射液之類,注入0.1~0.3mL,待病人有感覺後囑病人立即講話。出針後繼續與病人交談,並囑其盡可能大聲講話,以資鞏固。

  6、靜脈注射:可用10%葡萄糖酸鈣10mL,緩慢靜脈注射,告知病人喉內有發熱感時即能發聲,並與病人交談,多可恢復正常。

精神性失音的中西醫論治

  三、輔助療法

  1、中醫辨證論治

  (1)肝氣郁結

  主證:突然不語,並見精神抑郁,胸悶脅痛,腹脹嗳氣,不思飲食,口苦咽干,脈弦。

  治法:疏肝解郁,安神開竅。

  方藥:柴胡疏肝散。柴胡,炙甘草,枳殼,白芍藥,川芎,香附子,陳皮。

  加減:酌加遠志、石菖蒲、酸棗仁。煩躁易怒,加栀子、牡丹皮。

  2、心虛肝郁證

  主證:突然失音,並見精神恍惚,喜怒無常,多疑多慮,或少言寡歡。女性多見之,常在青壯年或更年期發病。舌苔薄白,脈弦細。

  治法:養心安神,解郁開竅。

  方藥:甘麥大棗湯。甘草,小麥,大棗。

  加減:加柏子仁、香附、遠志、石菖蒲。

  2、西藥治療

  必要時給予三環類抗抑郁藥如多塞平等治療。

  【臨床治療匯粹】

  一、暗示療法與心理療法相結合治療促進功能性失音的康復

  程氏等認為,功能性失音病人經暗示治療奏效後,應行心理康復治療,給病人耐心的解釋,使其相信發音器官並未患重大疾病.除去心理疾病,除去精神負擔。在病人能正常講話後.對病人進行心理調整,談思想,談生活、談學習、誠未來,解除心理障礙,撫平心理創傷,鼓勵病人加強意志鍛煉,具有堅強的性格。

  二、暗示療法針刺合谷結合心理康復治療

  聶氏、王氏等分別報道:(1)針刺雙側合谷,捻轉刺激法,同時讓病人跟隨大夫數1、2、3、4……數字,片刻後絕大多數病人均可很快發音、講話。隨即留針10分鐘或10~20分鐘。少數無效者可加刺雙側內關而湊效,有1例加用維生素B12環甲膜封閉而愈。(2):心理康復療法:功能性失音病人經針刺和暗示治療恢復正常講話後,應當用解釋、安尉、鼓勵、疏洩等以幫助病人尋找病因,消除病人思想顧慮,緩解緊張情緒,化解矛盾,撫平心理創傷,特別是讓病人加強意志鍛煉,性格開朗。同時對家屬給予解釋、指導,取得其配合。

  三、針刺治療精神性失音

  戴氏等報道,取廉泉、合谷、人迎。病人取半臥位,頭稍後仰,全身放松。局部常規消毒後,用1.5寸毫針刺入廉泉、人迎,用4寸毫針刺人合谷穴。然後對廉泉、合谷穴行快速持續性捻針,同時觀察病人的表情變化,當針感達到一定強度時,囑其咳嗽,直至咳出聲音,隨即誘導發啊音,能發出聲音即從開始連續數數,接著問答式對話,此時仍繼續捻針至完全恢復正常說話後留針片刻拔針。對針感不明顯者,采用合谷透後溪提插快速捻轉法,以增加刺激強度。結果62例經一次暗示性針刺治療,全部恢復正常聲音,說話流利。其中1倒2個月後復發,再次治療痊愈。

  四、八脈交會穴治療功能性失音

  取列缺、照海。病人取仰臥位,穴位常規消毒,用25mm長毫針快速刺人皮下,列缺向肘部斜刺7mill,照海直刺10mill,行平補平瀉手法,留針2O分鐘。因精神因素而發病者,配合適當的暗示療法。每日1次,6次1療程。所治32例,1療程愈者25例,2療程愈者5例。

  五、咽可舒治療貼配合針灸治療功能性失音

  曹氏等報道,治療前須告知患者此方法療效極佳,並征得其充分配合。在無陌生人的房間內,患者取坐位,應用針灸針刺廉泉、合谷、十宣及人迎穴,並進行捻針,同時令患者發“一”音,如能夠較好發出,令患者繼續發“二、三、四、五”等,並及時鼓勵患者,使其有成功感。針刺10~20分鐘,治療結束後強調患者回家後應繼續練習發音,共3~4天,觀察3個月後統計療效。治療組同時給予咽可舒治療貼配合針灸穴位治療;對照組僅用針灸相同粘貼於天突穴和大椎穴(對照組不用)。治療1次不成功者,可於次日再次治療。治療組30例,1次治愈28例,2~3次治愈各1例;對照組30例,1次治愈20例,2~4次治愈共10例,兩組之間,1次治愈率有顯著性差別。文章認為,咽可舒治療貼可以加強對患者的心理暗示和治療提示作用,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明顯降低復發率。

  五、纖維喉鏡檢查療法治療精神性失音

  采用喉腔表面麻醉及喉上神經阻滯麻醉,同時告訴病人此為治療所患病症的最佳藥物,麻醉初步滿意後,將纖維喉鏡經鼻或口導人下咽腔,同時再將1%利多卡因少許注人喉腔及氣管內,刺激其咳嗽,咳嗽出聲同時讓其發“唉、“衣兩個音,若發音不滿意則可用喉鏡頂觸杓間區,或助手按摩喉部,醫護配合對話,無意間告訴病人“脫位”已“復位”“病灶”已“摘除”.然後囑病人咳嗽,邊發長“唉“或“衣”音.邊退鏡。即刻讓其數1~l0,然後用大聲或正常發聲練習常用詞組,最後訓練短句。一般訓練20分鐘。訓練成功後,囑其每天晨起練習30分鐘,或來院門診在醫護人員協助下練習20分鐘。部分配合使用喉症丸等藥物治療。全組病人37例,經一次纖維喉鏡檢查、心理暗示治療後,31例當時即可正常發音,其余經過1~5天發聲訓練恢復正常發聲,但有6例3~7個月後再發病,經再次檢查治療後恢復正常,隨診3~6個月,未再復發,總治愈率達100%。

  六、聲帶滴藥法治療精神性失音

  蘭氏等報道,先用5ml的無菌注射器抽取慶大霉素8萬U加地塞米松5mg套上彎形喉滴管備用。表面麻醉咽喉部後,進行間接喉鏡檢查時,將喉滴管挑起會厭,看清雙側聲帶後將藥液注於聲帶表面,並鼓勵病人用力發“衣”音,並數1、2、3、4等數字;繼之囑其連續高聲發音,鼓勵談話,發聲功能常可驟然回復正常。

  七、喉上神經封閉治愈精神性失音

  部位選擇及操作方法(一)部位選擇;甲狀軟骨側上掾(甲狀軟骨後上角處),用5mL注射器取維生素B12或維生素B12mL,左手拇指與食指摸准注射部位,在嚴格消毒後,右手持注射器與頸椎方向相垂直進入皮下,待病人有脹感,抽無回血,即緩慢注入封閉部位。注射時囑病人不要吞咽,並誘導病人發“咿”長音。拔針後應繼續與病人對話,直至病人能對答如流,發音毫無拘束為止。

  七、綜合療法治療功能性失音

  主要方法有:(1)心理治療為主。通過問病史了解病人的致病因素、治療經過,並得到病人的信賴。(2)用手向內下方按壓甲狀軟骨板並囑病人發音,然後教病人按照此方法反復練習直至發音恢復正常。(3)穴位注射:取雙側人迎、水突,注射維生素B12500μg加ATP20mg。操作方法:病人取坐位或仰臥位,全身放松,選准穴位.常規消毒後分別進行穴位注射。因注射時病人會情不自禁說“痛”字,這時要因勢利導,鼓勵病人多講話。(4)肌電圖電刺激:把表面電極或針電極置於甲杓肌或環甲肌,選用10mA~24mA進行電刺激,同時囑病人發“衣”音。(5)對於精神過度緊張、神經衰弱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病人,配合適當的藥物治療。本組118例病人,其中112例經1次治療而愈,5例經2次治療後發音正常,1例未治愈可能因為患病時問過長(26年)。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患了鼻息肉疾病是否采用手術治療

    但是如果鼻息肉不治,長期炎症存在會使鼻腔受到刺激,或者手術不徹底,一再手術,病情一再

咽喉炎如何治療 五種食療治咽喉炎

咽炎的護理應注意防止受涼,飲食宜清淡;喉炎的護理則應注意聲帶休息。在秋天的時候,我們應該進食那些能夠生津止渴、潤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