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前瘘管最根本的治療方法是將瘘管及其連接的囊一並手術切除。如已繼發感染,則應控制感染後立即手術。
先天性耳前瘘管治療方法
1、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除了給予抗生素治療外,若形成膿腫,則行膿腫切開引流。切開前應向病人作好解釋工作,以取得配合,然後將膿腫周圍的毛發剃掉並清洗干淨。常規消毒膿腫周圍皮膚,在膿腔壁下方縱行切開,做一小切口。將小血管鉗伸入切口稍作擴張,讓膿液引流干淨,用雙氧水沖洗膿腔及瘘管,清除膿腔內存積物,最後用抗生素液(如慶大霉素)灌注沖洗,在切口處留置橡皮引流條3~5天,一般膿液很快引流干淨,大部分患者傷口愈合很快。本組有5例遷延不愈的感染患者,膿腫切開連續換藥2周以上,未能控制感染。加用0.5%碘伏液由瘘管外口注入管腔內反復沖洗,均在1周內控制感染。另有3例需作感染灶的搔刮,以清除腔內壞死組織,減少膿液。
2、手術方法:小兒全身麻醉,成人局部浸潤麻醉。術野消毒。自瘘口注入亞甲藍顯示瘘管范圍。沿感染灶及瘘口分別做梭形切口,在相鄰兩切口做水平連接的輔助切口。切開皮膚,將皮瓣分離、翻轉,充分暴露瘘管及感染灶,予完整切除,深度達颞肌筋膜前。如瘘管深及外耳道軟骨,應做瘘管附著處軟骨塊狀切除。最後用0.5%甲硝唑100ml、慶大霉素8萬U清洗術腔,徹底止血。用3-0絲線水平、間斷縫合感染灶。注意皮膚連同颞肌筋膜一同縫合,以消除術後死腔。75%酒精棉片及消毒敷料敷蓋,加壓包扎。
先天性耳前瘘管合並感染時,常規的處理方法是控制炎症,局部痊愈後1~3個月考慮手術治療。但局部感染形成膿腫或潰瘍後,經切開排膿,換藥處理後,仍流膿不止,經久不愈,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大多數患者在感染痊愈後,因無痛苦或缺乏衛生常識,往往忽視復診而延誤手術時機,導致多次反復感染,形成膿瘘、潰瘍和較大范圍的炎症性瘢痕,影響面部美觀。我們在聯合應用抗生素的同時,手術一次切除瘘管、感染灶及瘢痕,均獲痊愈。
寶寶喉嚨有痰的治療方法 1、拍背法 喉嚨要是卡住食物的時候或者是咳嗽的時候我們都會拍拍後背,寶寶喉嚨有痰的時
得了慢性扁桃體炎有什麼症狀和危害得了慢性扁桃體炎有什麼症狀和危害?慢性扁桃體炎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近幾年來,患上慢性扁桃體炎的患者逐年增多,給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