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燥邪當令,易傷津液。在南方地區,秋分前後,秋燥仍以溫燥為主,容易出現干咳無痰或痰黏難咯、咽喉腫痛、皮膚和口鼻干燥、口渴心煩等不適,所以,在飲食上當以滋陰潤燥為宜。其中,百合就是對抗溫燥的養生佳品。
據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林嬿钊介紹,百合味甘、性微寒,入心、肺經,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主治勞嗽咳血、虛煩驚悸等症。而歷代古籍對百合也有相關記載,如漢《神農本草經》言百合“治邪氣、腹脹、心痛,利大小便,補中益氣”。唐《日華子本草》說百合可以“安心、定膽、益志、養五髒”。清《本草綱目拾遺》稱百合有“清痰火、補虛損”之功。
現代研究也表明,百合含澱粉、蛋白質、脂肪、鈣、鋅、鐵、鉀、磷、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泛酸等特有成分,以及秋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其中百合多糖、百合苷和百合秋水仙鹼等對許多疾病有防治作用,科學食用可起到降糖、抗痛風、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止咳平喘、鎮靜、抗氧化、止血通便等作用。百合成為食療佳品,百合粥更被記載於《中國益壽食譜》中。
食療方:百合粥(一人份)
材料:干百合4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制法:將百合用清水洗淨泡軟,粳米淘淨,共入鍋中,加水煮粥,待熟時加入冰糖稍煮即成。可供早餐食用。
功效:百合煮粥,更增其補益潤肺之力,正如《本草綱目》所言“百合粥潤肺調中”,有潤肺止咳、養心安神之功。適用於慢性呼吸道疾病、肺熱或肺燥干咳、涕淚過多、熱病恢復期余熱未盡、精神恍惚、坐臥不安、失眠健忘等症。
值得注意的是,百合性微寒,體質虛寒者不宜長期過量食用,風寒咳嗽及脾胃虛寒而大便爛者慎食。
選材要點:
食用新鮮百合以家種、味不苦、瓣闊而薄者為優,應挑個大、瓣勻、色白或淡黃色的百合,黑瓣、爛心或霉變的百合不能吃。藥用干百合則以野生、味較苦、瓣片小而厚為佳,宜挑選干燥、無雜質、肉厚、晶瑩透明的。
.
目前,治療中耳炎,采用先進的耳內窺鏡精細檢查病變部位,確定中耳炎類型,采用聽力重建術+鼓室成型術
治喉嚨痛最快最簡的小方法治喉嚨痛最快最簡的小方法 目前季節喉嚨痛的高發時期,引起的原因有好幾種,不過大部分都是因為上火和熬夜或著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