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聾原來是因為牙不好,這件新鮮事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在克隆遺傳性乳光牙本質Ⅱ型基因時發現的。
此前,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成功克隆了這種基因。兩家學術機構不約而同表明,隨著人類基因組工作的迅速進展,基因“定位克隆”已不再是西方科學界的專利了。
中科院副院長陳竺表示,在解讀“遺傳天書”的任務中,中國學者承擔了1%的工作,但讀出不等於讀懂。中國在讀懂遺傳信息方面具有很強的優勢,因為我國的遺傳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人類遺傳資源占全球總量的20%。
據悉,遺傳性乳光牙本質是最常見的口腔遺傳病,發病率在1/6000至1/8000,該病患者由於牙本質的礦化缺陷,牙冠易脫落,引起牙齒嚴重磨損,目前尚無藥物能治。
通過對4個遺傳性乳光牙本質家系的分析,發現了位於四號染色體長臂的DSPP基因的幾種不同類型的突變都導致該病發生,並在其中兩個家系中引發進行性高頻耳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