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耳鳴 >> 關於耳鳴 >> 孩子聽不見了,可能不是耳聾耳鳴?

孩子聽不見了,可能不是耳聾耳鳴?

  孩子聽不見了,可能不是耳聾耳鳴?

  有的時候孩子反應遲鈍,聽力也開始下降。這時候家長們就要注意了,你的孩子不一定是耳聾耳鳴很可能是中耳炎。

  中耳炎的病理

  慢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鼓膜或深達骨質的慢性炎症,常與慢性乳突炎合並存在,急性中耳炎未能及時治療,或病情較重,也可能形成慢性中耳炎。

孩子聽不見了,可能不是耳聾耳鳴?

  兒童中耳炎的病因

  1.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比如感冒、鼻炎、咽炎等。中耳與鼻、咽管相通。當鼻咽部存在大量細菌的時候,這些病原體就很容易進入耳部。所以,寶寶感冒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他的耳部是否有異常。

  2.游泳。游泳時,水會從外耳道進入耳朵,但如果鼓膜沒有孔的話,水是不會從外耳進入中耳的。不過,如果游泳池裡人較多,清潔衛生又做得不是很到位的時候,水中的細菌或消毒劑會通過孩子的鼻、口進入體內,導致感冒,進而引起中耳炎。

  3.躺著喝奶。來自美國的研究報告稱:嬰兒平躺著喝水、喝奶,水或奶會向鼻咽方向流入,有導致中耳炎的危險。所以,寶寶喝奶或其他飲料時,要將他的頭抬高一些,並隨時給他擦掉流出來的水或奶。

  4.疲勞。睡眠不足或體力消耗過大,是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生活有規律、飲食營養均衡再加上適量運動對於保持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要讓孩子玩得太累,而且一定要讓他得到充分的休息。

  5.吸煙。歐洲的研究報告表明:家裡有人吸煙,容易誘發中耳炎。即使你把那個吸煙者趕到陽台上吸煙,他的頭發和衣服上也會沾有香煙的有害物質。他再去抱寶寶時,這些有害物質就會吸附在寶寶的鼻咽黏膜上,容易引起炎症。

  6.集體生活。在幼兒園裡,孩子接觸感冒病菌或病毒的機會大大增加,從而增加患中耳炎的可能性。

  7.外出。在密閉的火車或飛機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或者在通風不好、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很容易感染上感冒病毒,也很容易讓寶寶患上中耳炎。所以,帶孩子外出,要盡可能避開人群擁擠的場所。

  8.治療中斷。通常急性中耳炎在吃了幾天藥後症狀就會得到緩解甚至消失,這時不要根據自己的判斷就認為寶寶已經好了,停止吃藥和治療。中途停止治療是急性中耳炎長期不愈甚至轉為慢性的原因之一。

  臨床症狀

  1.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由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症,其症狀主要是耳痛、流膿。小兒的全身症狀比成人明顯,可有發熱、嘔吐等。嚴重的並發症有顱內並發症,如腦膜炎、腦膿腫等。其他並發症有迷路炎、面神經麻痺等。

  2.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達骨質的慢性化膿性炎症。本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常以耳內間斷或持續性流膿、鼓膜穿孔、聽力下降為主要臨床表現,嚴重時可引起顱內、顱外的並發症。

  (1)全身症狀輕重不一。可有怕冷、發熱、乏力、食欲減退。小兒全身症狀較重,常伴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鼓膜一旦穿孔,體溫即逐漸下降,全身症狀明顯減輕。

  (2)耳痛耳深部疼痛,逐漸加重。如搏動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側頭部或牙齒放射。吞咽及咳嗽時耳痛加重,耳痛劇烈者夜不能眠,煩躁不安。鼓膜穿孔流膿後,耳痛頓減。

  (3)耳流膿是本病的主要症狀,可為黏液、黏膿或純膿性。非危險型流膿較稀薄,無臭味。危險型流膿雖不多,但較稠,多為純膿性,並伴有異臭味。

  (4)聽力減退及耳鳴開始感耳悶,繼則聽力漸降,伴耳鳴。耳痛劇者耳聾可被忽略。有些患者可伴眩暈,穿孔後耳聾反而減輕。

  (5)耳聾輕重不一,因多是單耳發病,易被忽視。一般為傳導性聾。

  以上內容是對中耳炎的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據悉分泌性中耳炎最常見於嬰幼兒,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主要因感冒遷延不愈,鼻窦炎、過敏性鼻炎等而誘發。另外,肥大的腺樣體也可以直接堵塞咽鼓管口,妨礙中耳和咽鼓管的淋巴引流,使咽鼓管功能改變,感染沿咽鼓管逆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患兒表現為感覺耳內悶塞,自聽增強(感覺自己說話時聲音特別大),甚至還會感到劇烈的耳痛。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你知道單耳耳鳴嗎?

   平常我們一定要注意耳朵部分的清潔,保護好自己的耳朵,聽音樂不要放的太大聲,壓力大、腎虛都會出現耳

耳鳴都給人們造成了哪些危害?

耳鳴到底都有哪些危害呢?  1.影響聽力:非常響的耳鳴能夠干擾所聽的內容,常常聽到聲音但分辨不清別人在說什麼。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