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小病,不影響衣食住行
很多人認為耳鳴是小病,對生活沒什麼大的影響,這種認知是錯誤的。耳朵本身病變引起的耳鳴只占少數,更多的是身體其他部位病變引起的耳鳴。耳鳴表現在耳朵上,但實際是身體其他部位出現病變的一種警示。耳朵與心、腎、肝、脾、肺有直接關系,與心腦血管、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呼吸系統,血液系統,內分泌系統都息息相關,要治好耳鳴耳聾,首先需要考慮治好原發性髒腑病變,針對病根病因,對症治療,耳鳴才能治好。

2、耳鳴治不好,治不了
眾多耳鳴患者在“治不好,治不了”的思想影響下,延誤了病情,等耳鳴持續多年甚至到五、六十歲後聽力喪失才著急進醫院治療,並且盼望象感冒一樣吃幾付藥,打幾天針就好了,這是不符合治病康復邏輯。實踐證明,耳鳴如能做到“三早”即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治愈率高達95%以上,並且能做到療效好、花錢少、時間短、見效快、不留後遺症等。
3、耳鳴是腎虛造成的
就診患者往往強調是自己"腎虛"才造成耳鳴的,這是錯誤的。耳鳴病因復雜,種類繁多,只有通過科學檢查診斷才確定病因,對症治療。

4、是發炎,濫用抗生素
經調查發現一部分患者出現耳鳴症狀後,認為是耳內發炎引起的,故用抗生素治療,但是效果不佳。耳鳴病因復雜,只有通過專業檢查才能確定病因,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盲目用藥會加重耳鳴,引發其發疾病。
5、一好百了,萬事大吉
好多患者經治療後耳鳴痊愈或基本痊愈,聽力提高或恢復正常,心情自然高興,心理上產生了“一好百了,終生無憂”這種盲目樂觀的思想,放棄或完全放棄了自我保護意識,結果出現了治愈後又復發的現象。

要知道,聽神經功能經過長時間損害後經過治療,雖然患者症狀明顯改善,但神經功能還比較瀛弱,不會在短時間內完全恢復正常,治療後至少還需要半年左右的保護過程,這期間如果不注意休息,不控制調整好心態,就很容易舊病復發,這樣一來,前期治療功虧一篑,不僅給自己造成了生理上的痛苦和經濟上的負擔,而且給醫生的治療也造成了一定的難度,所以患者要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