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耳鳴 >> 關於耳鳴 >> 耳鳴治不好?因為你還不知道這些...

耳鳴治不好?因為你還不知道這些...

  中醫治療耳鳴的六大方法

  1、補腎填精法

  中醫認為腎與耳關系密切,腎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上通於腦,開竅於耳。腎精不足,則耳竅失養,輕則耳鳴,重則聽力下降甚至耳聾失聰。此外兼有須發早白,腰膝酸軟,性欲減退,舌淡白,脈沉細無力。治法:補腎填精;藥方:可用耳聾左磁丸、杞菊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等湯頭進行加減;處方:熟地30g、黃精20g、山藥20g、鹿茸3g、龜板12g、河車3g、山芋12g、枸杞子15g、牛膝12g、菟絲子15g。

  2、清熱化痰法

  對於耳鳴、耳聾,中醫主張從腎入手,從痰論治。此類患者多有耳鳴突發,形體肥胖,頭昏而脹,咳唾脅痛,痰多而粘,舌邊、尖紅,苔黃膩,脈弦滑數等症,具體為痰熱內郁之候,故以清熱化痰為治之,藥方:以溫膽湯、清氣化痰丸、礞石攻痰丸為主方進行加減;處方:瓜蒌仁12g、杏仁10g、枳實10g、制南星12g、法半夏8g、橘紅8g、獲苓10g、黃芩10g、生山桅10g、龍膽草8g、礞石30g、先煎大黃6g後下。

 

  3、活血化瘀法

  久病的耳鳴,中醫認為“久病在血”,“久病多瘀”,瘀阻耳竅,氣血流行不暢,耳竅失養所致。中醫辨證瘀血型患者的微循環改變較為明顯。該類患者部分是由於耳部血管遭受到刺激後,造成微血管痙攣,血流受阻所致,西藥用654-2、西比靈、丹參注射液等解除痙攣,恢復血流。此類患者臨床還兼有頭痛如刺,部位固定,頭昏,舌質紫暗,脈細澀等瘀血表現。治法:活血化瘀通竅。藥方:用王清任通竅活血湯等加減;處方:桃仁10g、紅花6g、麝香0.3g、生姜5片、蔥白2根、紅棗5枚、川芎6g、赤芍10g。

  4、利水逐飲法

  痰飲是水液代謝失常停留在機體局部的病理產物,痰熱而飲寒,痰無形而飲有質,飲留體內,清陽不升可致耳鳴、眩暈等。利水消腫藥能解除內耳前庭、迷路水腫,減輕神經壓迫,促進局部淋巴回流。主要症狀:形寒肢冷,面色蒼白,痰白質稀,舌質淡白,苔白膩,脈弦滑;治療方法:利水逐飲,方用《傷寒論》苓桂術甘湯、五苓散等湯頭加減;處方:茯苓15g、桂枝10g、白術12g、澤瀉6g、益母草20g、防己6g、黃芪30g、車前子10g。

  5、清肝降火法

  部分耳鳴患者,或由於化膿菌感染所致,或素有高血壓史,加之素嗜辛辣,郁怒傷肝,肝火暴亢,循經上炎所致。中醫辨證屬於實熱、肝火。主要症狀:則耳鳴暴發,如潮如雷,轟轟隆隆,常伴有耳脹耳痛,流膿,發熱,頭痛眩暈,面紅目赤,口苦咽干,煩躁不寧,舌紅苔黃,脈弦數有力;治療方法:宜平肝伐木,清肝降火;藥方:用龍膽瀉肝湯、天麻鉤籐飲、鎮肝息風湯等湯頭進行加減;處方:龍膽草9g、天麻12g、鉤籐10g(後下))、懷牛膝12g、黃芩10g、菊花12g、白芍12g、生地15g、代赭石20g(先煎)、麥芽9g。

  6、疏風清熱法

  新病耳鳴患者多由於病毒感染所致,多急性起病,兼有感冒症狀,中醫辨證屬於風熱。由於外感風熱,循經上攻,清竅壅塞不利,其耳鳴如蟬,卒感聽力減退或閉塞,用手指按壓耳屏或牽拉耳廓後症狀減緩。主要症狀:常伴有發熱惡寒,頭痛,鼻塞流涕,口干,咽干,全身疲乏,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治療方法:宜疏風清熱;藥方:用銀翹散等級湯頭進行加減;處方:銀花10g、連翹10g、竹葉6g、荊芥10g、簿荷6g、菊花10g、蟬蛻6g、石葛蒲10g、黃芩10g。

  溫馨提示:中藥治本,只要堅持一段時間,耳鳴的狀況就可痊愈,所以耳鳴的健粉們不要太心急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反復耳鳴的原因和預防方法

反復出現耳鳴的原因  1、年齡關系  耳鳴的出現,跟年齡也是有一定的關系的,一般來說,更年期女性還有中老年人,容

耳鳴的發作都有哪些原因

耳鳴是種常見的耳部疾病,對於患者的健康傷害非常大,特別是影響其平時的作息休息,那麼耳鳴的發病原因是什麼呢,了解了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