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耳鳴 >> 關於耳鳴 >> 噪音性耳鳴耳聾的病因與預防

噪音性耳鳴耳聾的病因與預防

   在長期噪聲刺激影響下,耳蝸血管紋首先出現血循環障礙,螺旋器毛細胞損傷,脫落,嚴重者內毛細胞亦損傷,繼之螺旋神經節發生退行性變,以耳蝸基底圈末段及第二圈病變最明顯。此處接近鼓室,血管較細,容易受噪聲影響。耳蝸基底圈主要接受4000Hz的聲音刺激,故早期患者以4,000Hz處聽力損失明顯。也有人認為與外耳道共振有關,因外耳道的共振頻率在3,000~4,000Hz左右。

    病理病因:     長期工作於噪聲級大於90dB的噪聲環境中即可對耳蝸造成損害,耳蝸受損程度受下列因素因素影響。     (一)時間:在噪聲環境裡工作的時間越長,聽力損害程度越大。     (二)噪聲強度與性質:頻率高、強度大對聽力損害嚴重。斷續噪聲比持續噪聲危害大。震動加噪聲較單純噪聲的損害大。     (三)工作環境因素:狹窄的工作場所比開闊的工作環境易受損害,距離噪聲源越近,越易受損害。     (四)身體情況:中老年人比青年人易受噪聲損傷,體弱者比強壯者易受損害,曾有感音性聾或中耳炎疾患者較易受損傷,個人體質不同敏感性也不同。     在長期噪聲刺激影響下,耳蝸血管紋首先出現血循環障礙,螺旋器毛細胞損傷,脫落,嚴重者內毛細胞亦損傷,繼之螺旋神經節發生退行性變,以耳蝸基底圈末段及第二圈病變最明顯。此處接近鼓室,血管較細,容易受噪聲影響。耳蝸基底圈主要接受4000Hz的聲音刺激,故早期患者以4,000Hz處聽力損失明顯。也有人認為與外耳道共振有關,因外耳道的共振頻率在3,000~4,000Hz左右。       主要症狀:     為進行性聽力減退及耳鳴。早期聽力損失在4,000Hz處,因此,對普通說話聲無明顯影響,僅在聽力計檢查中發現,以後聽力損害逐漸向高低頻發展,終於普遍下降,此時感到聽力障礙,嚴重者可全聾。耳鳴與耳聾可同時發生,亦可單獨發生,常為高音性耳鳴,日夜煩擾不寧。     預防護理:
  1、控制噪聲來源     這是最積極最根本的辦法。在建築廠房、安裝機器時就應采用各種隔音防震、吸聲的措施,如噪聲車間與其他廠房隔開,中間種植樹木;車間的牆壁和天花板裝吸音材料;機器安裝密度宜稀散些;機器與地基之間,金屬表面與表面之間用適當的充填材料;管道噪聲用包扎法防聲,氣流噪聲可用消音器或擴大排氣孔等。使噪聲縮減到國家規定的防護標准(85~90dB)以內。     2、減少接觸時間     如在隔音室裡行工間休息,或減少每日、每周的接觸噪聲時間,也可降低發病率。還可根據實際情況輪換工種,亦可降低聽力損害。     3、耳部隔音     戴用耳塞、耳罩、隔音帽等防聲器材、一般在80dB噪聲環境長期工作即應配用簡便耳塞;90dB以上時必須使用防護工具。簡便者可用棉花塞緊外耳道口,再塗抹凡士林,其隔音值可達30dB。     以上這些就是為大家講述的關於耳聾的具體的治療措施,希望大家在了解了疾病的發病原因之後一定要做好預防護理措施,在生活中,遠離這些噪聲污染,如果一旦發生耳鳴的症狀,一定要去醫院查清原因,從而確診治療方案,從而避免疾病的困擾。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頭暈耳鳴該注意些什麼?

頭暈耳鳴該注意些什麼?  頭暈耳鳴是諸多疾病中較為常見的症狀,鳴通常耳會伴隨著其他很多病症出現,頭暈又稱為眩暈,

沒睡好會導致耳鳴麼?

那麼導致耳鳴的原因是什麼呢?  導致耳鳴的發生因素有聽覺器官疾病因素和非聽覺器官疾病因素,其中聽覺器官疾病是主要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