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耳鳴 >> 關於耳鳴 >> 游泳遇耳鳴怎麼辦

游泳遇耳鳴怎麼辦

  游泳時耳屎會導致耳鳴發作嗎?在清涼的游泳池裡玩水嬉戲,是夏季裡人們最喜歡的運動。游泳祛暑固然是不錯的消夏方式,但不注意也會出現耳朵進水、鼻子嗆水等意外情況發生,耳鳴就會接踵而至。專家認為,這多半是耳耵聍(即俗稱的“耳屎”)作怪。由於耵聍長期堵塞在耳道內,夏季游泳時一旦耳內進水,緊硬的耵聍潮化膨脹,就易引起耳痛、耳鳴甚至眩暈等問題。

  耵聍不多不用特別處理

  也許有人會問,我平時洗頭、游泳耳朵也會進水,側側頭讓水流出來就好了,怎麼從來不覺得疼痛呢?專家介紹,各人的耵聍有多有少,有軟有硬,不一定都會對耳朵造成傷害。若耵聍較少、較軟,通常都不會影響聽力,也不會有疼痛感。

  但人們常認為耵聍髒、不衛生,實際上,耵聍存在於耳內絕不是可有可無的。如果缺少耵聍,一旦猛烈的聲波直沖耳道而來,鼓膜就會受到損害甚至破裂,使人的聽力減退甚至喪失。此外,耵聍還能黏附灰塵、細菌與小蟲,對外耳道起保護作用。而隨著人的擺頭、咀嚼、講話,耵聍屑往往會自然脫落排出,所以一般情況下不用特別處理。

  耵聍堵塞耳道危害不小

  雖然不提倡對耳道內的耵聍作過多的清理,若耵聍分泌過多或外耳道狹窄,耵聍不易排出,逐漸結成硬塊阻塞外耳道,就容易形成耵聍栓塞。不及時取出的話,耵聍栓塞會越來越大,越來越硬,壓迫外耳道的皮膚時間長了,可誘發外耳道皮膚糜爛、腫脹及肉芽形成。在洗臉、洗澡或游泳時,耳朵進水可將耵聍栓塞泡脹,引起外耳道發炎,產生疼痛。耵聍栓塞若緊貼耳膜,也可引起壓迫症狀,如耳鳴、頭暈,甚至引起反射性咳嗽、頭痛等,嚴重的由此還會引起鼓膜穿孔、中耳炎等。長時間的耵聍栓塞和感染可以引起外耳道皮膚破壞、骨質吸收,產生外耳道脂瘤,疼痛症狀十分嚴重,這時需要住院手術治療。

  所以,分泌物比較多、代謝旺盛的人要注意定期清理耵聍,具有這一特點的兒童更要特別小心。醫生說,兒童的外耳道皮膚比較薄,皮下組織較少,緊貼軟骨和骨膜,且有極豐富的神經分支,更易受到耵聍堵塞的刺激和傷害。如果孩子耳內有較多耵聍堆積,家長切勿置之不理,以免釀成大禍。

  掏耳最好請醫生幫忙

  日常生活中,家長並不是次次都會帶孩子到醫院解決耳耵的問題。醫生認為只要把握尺度,掏耳時不超過外耳道的1/3,動作盡量輕柔緩慢,使用較鈍的挖耳勺,應該還是比較安全的。但要注意掏耳之後的兩三天內防止耳朵進水,畢竟掏耳多少有點損傷,泡水後容易發炎疼痛。

  不過,讓醫生處理耵聍當然是最好的做法。專業醫生來治療更為安全,而且取出耵聍對醫生而言很容易:較小的耵聍塊用鑷子夾取即可;較大的耵聍栓塞則需用特制的耵聍鉤來鉤取,若鉤取困難時,可以先滴入耵聍水,待耵聍軟化再行鉤取或采用沖洗法。

  游泳後應保持耳內干燥,上岸後可歪頭扯耳,單腳跳躍,千萬不要私自亂掏。一旦兒童游泳後出現耳鳴、耳痛、發熱、聽力下降等症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很多人喜歡用小拇指指甲掏耳朵,其實這是很不科學的做法。指甲鋒利容易損傷耳道柔軟的皮膚,一旦劃破有可能發生炎症,引發中耳炎等病症。

(實習編輯:肖雅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常常耳鳴小心患上焦慮症

   小徐耳鳴已經快兩年了。要說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小徐自己也記不清了。“不知道怎麼回事,耳

了解突發性耳鳴的預防護理

   1、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噪音污染,遠離噪音。老年人倘若長時間接觸機器轟鳴、車間喧鬧、人聲喧嘩等各種噪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