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外耳道炎 >> 外耳道炎基本常識 >> 為什麼小孩子容易患上外耳炎

為什麼小孩子容易患上外耳炎

新生兒的外耳道是由骨及軟骨組成,外耳1/3軟骨部有毛囊、皮脂腺和耵聍腺。耳道甚小,羊水、皮脂腺分泌物和細菌等很容易積聚在耳內而引起感染。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

當患有外耳道炎後,常會有疼痛、食欲不振,有時還伴有哭鬧與發熱;如果將手按壓嬰兒的耳屏或牽拉其耳廓,嬰兒哭鬧厲害,則應去醫院做檢查。新生兒耳朵的解剖結構特點是外耳道狹小,中耳咽鼓管短寬平直,出生時已有少許羊水殘留在耳道內,加上皮脂腺的分泌液,所以較為濕潤,易於細菌的生長繁殖。如果在洗澡時不慎讓水流入,或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則細菌可侵入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炎等其他疾病。

當小孩患有麻疹、猩紅熱、流行感冒等疾病時,身體抵抗力下降,咽鼓管和鼓室黏膜的局部防御作用減弱,外界病菌容易侵入中耳而引起急性炎症,致使患兒哭鬧不安,而哭鬧又會加重耳朵發炎,如果長期沒有,可導致外耳道炎等其他疾病的發生。

由於小孩小的原因,外耳道炎不易,可見,預防比治療更為重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適當的加以預防。如以下:

1.由於嬰兒在哭鬧時淚液、汗液容易流入外耳道內,引起外耳道皮膚受潮軟化,滋生微生物致病。所以避免小孩哭鬧時淚液等流入外耳道內。

2.當嬰兒哭鬧時進食,則容易發生嗆奶或嗆水,給細菌入侵中耳提供良機。因此,應特別注意避免小孩在哭鬧時進食。

3.當小孩洗澡、洗頭等情況時,注意避免將水流入外耳道內。

4.注意口腔的衛生和預防呼吸道感染,如發現哭鬧不安,則應檢查耳朵,看看外耳道是否有分泌液流出,輕按耳屏前方或向上輕拉耳廓,如有疼痛,則應去醫院做檢查。

5.喂奶後要將寶寶抱起拍背,以免吐奶後乳液流入外耳道。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講解的關於外耳道炎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在這裡小編衷心祝福大家有一個健健康康的身體。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外耳道炎的調養和預防工作

很多患者在患上外耳道炎疾病之後反應都是非常的遲鈍的,這樣的情況下是會導致出現延誤外耳道炎疾病治療的

引發外耳道炎疾病的不良習慣有哪些

生活中有很多人患上了外耳道炎,目前這個病是耳部疾病中比較高發的一種病,所以大家很想知道它是怎麼引起的。外耳道炎是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