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關於中耳炎 >> 中耳炎就診要點

中耳炎就診要點

   兒童的咽鼓管比成人相對的平坦和粗短,病菌更容易進入中耳腔。體質較弱的病人如不及時治療,則中耳炎可引起急性乳突炎或顱內、外並發症。急性中耳炎的鼓膜穿孔不愈,可成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病變如果超越黏膜組織,並致聽骨壞死、鼓膜大穿孔,聽力減退較嚴重。對工作和生活都有影響。

    症狀表現:     l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初期,鼓膜未穿孔前,除了耳痛劇烈外,還伴有畏寒、發熱等。     l當鼓膜穿孔後疼痛驟然減輕,但膿液自中耳流入外耳道,出現耳朵流膿的典型症狀,初為血水膿性,以後變為膿液。     l早期感到耳悶,聽力漸降,伴耳鳴。     l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表現為間歇性流膿,膿液可呈黏液性,黏膿性和黏稠臭膿。     l膽脂瘤性中耳炎流膿呈持續性,其量不多,具有腐敗性惡臭,膿液中混有豆渣樣或蔥皮樣分泌物,是謂膽脂瘤。     處理:     l首先是消炎,可選用抗生素口服或注射。     l鼓膜未穿孔之前,即尚未耳朵流膿時,因耳痛可用2%酚甘油滴耳。     l含抗生素的消炎滴耳劑作水浴或滴耳,每日3次。     l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治療過程是使耳朵流膿從多到少,直到干耳。     l鼓膜穿孔或聽骨鏈殘缺等所致的傳導性耳聾,可予以鼓膜修補或鼓室成形術等手術處理,使之聽力得以提高,恢復實用的聽覺功能。     l中耳膿液引流不暢、疑有並發症或診斷為膽脂瘤型中耳炎者,須行乳突根治手術。 中耳炎就診要點    哪些情況需要就醫:     l小兒日夜啼哭不安,用小手不斷揉摸患耳和轉動頭部、拒吃奶,伴有發高熱。個別小兒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     l耳朵持續流膿,膿液具有惡臭者。     l頭痛、高熱至40度以上,怕冷、發抖,數小時後體溫又下降,但不久又發熱怕冷,一天發作1-2次,此類情況發生於長期耳朵流膿者。彌漫性頭痛、高熱、怕冷、惡心及噴射性嘔吐,煩躁不安,容易激動,頸項強直,出現胡話、神志昏迷者,如有中耳炎病史則應及時急診。否則有生命危險。     l中耳炎病人出現嚴重眩暈,自覺天旋地轉,走路不穩,甚至摔倒,並伴有惡心嘔吐。     l中耳炎病人發生歪嘴巴,口角偏向健耳者,應及時治療,必要時須手術,如果久不就醫,面癱將難於恢復。     l雙耳鼓膜穿孔或聽骨鏈殘缺所致的傳導性耳聾,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者可就醫行鼓室成形術。     小貼士:     l滴耳劑的使用應取坐位或臥位,病耳朝上,將耳廓向後上方輕輕牽拉,向外耳道內滴入藥液3-5滴,然後以手指輕輕按壓耳屏數次,促使藥液經鼓膜穿孔處流入中耳,5-10分鐘後方可變換體位。     l使滴耳劑的溫度盡可能與體溫接近,以免引起眩暈,簡便的方法是將滴耳劑放於內衣口袋內10分鐘即可。 (實習編輯:沈富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中耳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中耳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中耳炎的治療,是目前臨床上很多專家在研究的一個問題。一些朋友不知道用從哪些方面進行相應

如何診斷卡他性中耳炎

卡他性中耳炎即為分泌性中耳炎,是指伴有鼓室積液的中耳非化膿性炎症,再分為急性和侵性兩種,但指分類並不能恰當地概括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