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首頁
耳部常見疾病 鼻部常見疾病 咽喉部常見疾病 耳鼻喉健康經驗知識 耳鼻喉健康問答 耳鼻喉百科知識
 五官耳鼻喉網 >> 耳部常見疾病 >> 中耳炎 >> 關於中耳炎 >> 小細節也能使寶寶患中耳炎

小細節也能使寶寶患中耳炎

   兒童易患中耳炎跟他們的耳部生理結構相關。兒童特別是3歲以下的幼兒耳部結構尚未發育完善,尤其是連接中耳和咽部的咽鼓管,不僅僅是一個連接的導管,還具有調節中耳腔的壓力、引流中耳分泌物的功能。小兒的咽鼓管和成人有很大的區別,不僅形態上不似成人的咽鼓管長而成角,而是短、寬、平;而且位置低,因此極易受病菌的入侵。

    那麼,除了客觀上的生理結構因素外,還有哪些是導致中耳炎發作的原因呢?要幫助寶寶預防中耳炎家長又該注意些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預防中耳炎的幾點注意事項:       預防感冒是首要     有數據顯示,兒童患中耳炎八成以上是因為感冒。當孩子患呼吸道感染時,致病菌非常容易通過咽鼓管進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感冒時,鼻內黏膜受到刺激後,導致連接中耳、咽喉和鼻腔的咽鼓管腫脹,從而使內部通路變窄、積液排流能力降低。當耳部無法及時排除感冒造成的黏液時,那裡就形成了細菌滋生的最理想的溫床。兒童中耳炎主要症狀為夜間耳痛,以單耳為最多見,年齡小的嬰幼兒由於表達力弱,常常表現為夜間哭鬧、發熱、哭鬧不安、抓耳搖頭等症狀。     避免吸入二手煙     二手煙的危害一直以來都被反復強調,但是效果卻甚微。二手煙對孩子的危害更甚於成人,吸入二手煙會使幼兒中耳炎感染率增加19%,每年因二手煙而患上中耳炎的幼兒多達120萬。專家認為,香煙的氣味會刺激孩子嬌嫩的鼻腔和咽喉,使病菌更容易在這兩個部位存活繁殖,從而降低抵抗力,一旦病菌進入到中耳,就容易造成感染。     常含奶嘴要不得     醫生特別提醒,寶寶不宜常含奶嘴。現在很多父母喜歡讓寶寶平時含個奶嘴在嘴裡,這種小道具雖然能讓孩子保持安靜,但實際上卻會大大增加孩子感染中耳炎的危險。研究發現,頻繁的吸吮動作容易使病菌從鼻腔後端進入到咽鼓管,無論您選用的奶嘴采用了多麼先進的工藝技術,都會不可避免地增加寶寶感染中耳炎的危險。       哺乳姿勢要正確     寶寶平躺著喝奶也是造成中耳炎的原因之一。因此,家長應注意,在給嬰兒哺乳時姿勢要正確,應把嬰兒抱起來,取半臥位。如果母乳過於充足、壓力過大,可使嬰兒頭稍低,以免嬰兒來不及吞咽而誤入咽管鼓。用奶瓶喂奶時,奶瓶不宜舉得太高,奶嘴孔也不宜太大。     游泳要當心嗆水     炎熱的夏季,很多家長都會帶著孩子去游泳消暑,殊不知,游泳如果不慎嗆水也可能引發中耳炎。由於兒童的咽鼓管發育不完善,不似成人的咽鼓管長而成角,能對嗆入的水起一定的阻礙作用。因此一旦游泳嗆水,水中的細菌更容易經鼻腔和鼻咽部逆行至咽鼓管並蔓延到中耳腔黏膜,使其水腫感染,導致中耳積液、阻塞,分泌物(我們俗稱的“膿”)流不出來,而造成急性中耳炎,注意的是,如果游泳後不及時擦干淨耳朵,潮濕的環境同樣會給細菌繁殖創造有利條件,容易導致耳道炎、骨膜炎進而引發中耳炎。此外,有鼓膜穿孔的孩子,一定要禁止游泳。家長在給孩子淋浴、洗頭時,注意姿勢,不要讓污水進入耳內。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大家都在看
兒童中耳炎的治療要及時

中耳炎假如治療不及時,特別是嬰兒期的嬰兒機體抵抗能力低,中耳炎可向附近器官擴展,如引起乳突炎甚至顱內感染等嚴重後

如何發現和治療兒童中耳炎?

如何發現和治療兒童中耳炎?  耳部感染是僅次於普通感冒的兒童常見疾病。  耳部分為3個部分:外耳、中耳和內耳。一

鼻炎問答 咽喉炎問答 鼻窦炎問答 耳鳴問答 耳鼻喉治療 耳鼻喉護理保健
Copyright © 五官耳鼻喉網 All Rights Reserved